第四百八十八章:河南总社

织明 蜗牛非牛 1105 字 1个月前

宣大商社河南总社紧邻着山西商会,同样地处于朱仙镇内的黄金地段,虽然占地不大,但却也颇具规模,并不逊色与于其他的各大商会。

而宣大商社河南总社最受到关注的并不是其位置,也不是有多少新奇又紧俏的商品,而是其强大的军方背景。

能在朱仙镇开办商号的可没有省油的灯,他们哪一个不是人精子?

尤其是那些行商,更是常年在大明各地行走,啥样的事儿没见识过?

官商,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已经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了。

可像今天这般明目张胆地以军队名义经商,他们可还是头一次见到,私下里都在议论纷纷——永宁伯胆子忒大,如此作派,就不怕皇上知晓后,让朝廷查办吗?

而且,大家更担心宣大商社将来会强买强卖,甚至于向他们赊欠账款,许多人已经在心里掂量着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损失了。

…………

永宁伯张诚之所以决定将河南总社立在朱仙镇,除了看重此地的交通和贸易繁盛之好处,其实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心思——远离开封那班地方文官系统,建立起自己的地方军政基地。

他要将朱仙镇打造成自己经营河南的根据地!

永宁伯张诚的“提督保定等七镇军务,总领中原剿贼诸军事”行辕就设在了朱仙镇内,而且在朱仙镇外的三处废弃村落建起了兵营和工坊。

当然了,这里设置的工坊主要是制造军需品,如炮子、颗粒火药等消耗品为主,利于战场补充,相比于从宣府运送过来,既节省了大量运费,更省下了大把的时间成本。

除了这些战场消耗品的制造外,朱仙镇周边的三处工坊还有维护保养和修缮的重要职事。

通过前期的几场大战下来,许多火炮、火铳、盔甲、刀枪等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但大部分通过保养和维修后,都可以继续使用。

所以,这也是永宁伯要在朱仙镇建立工坊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