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召听罢,也在心中暗暗点头,姚恕果然业务能力不俗,对城中商贾之事了如指掌。自己向赵光义提出的请求,所派的人也的确对口。看来赵光义也不是只会玩弄权术。难怪历史上都说,赵光义文治武功,武功确实差了一些,不过文治方面确实还是有些水准的。
有姚恕说的这三位富商打底,一家哪怕能掏出十万两来,这事起码就成了一大半,孙延召点点头:“行,那就请姚兄把关了,这几日我就要见见他们的家主。不过切记要保密,希望姚兄亲自走一趟,莫要通过中间人。”
“这等关乎我身家性命的大事,自然是要亲自去请,不过……”姚恕问道,“他们三家是要一起见吗?聚在一起或许更易成功。”
“不!”孙延召摇了摇头,聚在一起当然能增加他们的信心,甚至只要有一个开口,其他家也会跟随,会起到一种‘跟从效应’,不过这样他们的出资也会大差不差,会有所谓的‘信息级联效应’,考虑利益最大化,也考虑此次合股最大的信心来源于晋王在背后的支持,单独见面更加合理。“还是一个一个见吧。时间地点烦请姚大哥安排。”
两人把后续的商议好后,也就从茶室分别。
姚恕匆匆忙忙地回到府衙,开始调阅这几年里汴京城中这些缴税文书记录。着重把周家、吴家、陈家和刘家给调阅了出来,又让小吏仔细调查这三家家主的性格特点、缴税记录,市井传闻和与周家的具体恩怨。
不到半天的时间,小吏便把这三家的详细档案给整理了出来。
刘家:家主因酒水生意稳定,而趋向保守,做生意极重信誉。前些年周家也想涉足酒水生意,遣人去偷“流霞”的配方失败。导致两家彻底交恶。市面上流霞供不应求,朵云楼到了饭点更是一桌难求。
陈家:祖上地主出身。现家主务实谨慎,甚至有些吝啬。粮仓储备量很大。现银都在粮食上。周家曾在粮食波动时坑过陈家,让陈家血本无归,还吃上了官司。
小主,
吴家:丝绸生意,精明能干,有魄力,曾与周家关系极好。曾在宋蜀交战前,吃进大量的蜀锦,大赚了一笔。现银或许是三家中最多的?周家曾在漕运码头把吴家从江南进的大量丝绸损毁却不赔偿。致使两家反目成仇。
姚恕看过之后,又把四家近些年的缴税记录仔细看了一遍。
看罢之后,心中稍定,这三家加在一块还是要比周家强上一些。他又遣信得过的人人把周家的文书记录和各家的情报送到孙府,他自己则要一家一家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