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用高压锅?"小林看着我们守着炭火调温。
"紫砂养阴。"我轻轻撇去浮沫,"《饮膳正要》说'砂器煮汤,得土气则润'。"
前厅传来剧烈的干咳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潮红的年轻男子,正捂着胸口:"医生说我...慢性咽炎..."
我注意到他干裂的嘴唇和发红的眼结膜:"是不是长期在空调房工作?"
他苦笑:"程序员...机房...一天喝八杯水还是渴..."
典型的肺燥津伤。我盛了碗刚熬好的银耳雪梨汤:"慢慢喝,汤要小口啜。"
汤色如琥珀,银耳的滑润与雪梨的甘甜交融。男子慢慢啜饮,突然睁大眼睛:"好舒服...像有甘露...渗进肺里..."
"甘寒生津。"我解释道,"银耳润肺,雪梨滋阴,肺肾同补。"
二十分钟后,他摸着喉咙惊讶道:"不痒了...三年第一次..."
这段插曲被小林记录下来。视频《一碗汤润透十年肺燥》在IT行业疯传。最激动的是某呼吸科主任,他带着干咳患者来求方。
第二天,药膳馆来了批特殊客人——某航空公司的空乘团队,个个声音嘶哑。乘务长揉着喉咙:"我们这叫'机舱嗓'..."
"试试这个。"我端出改良版,加了百合和杏仁,"润肺止咳汤",早晚各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