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出日没时法

原文:

日出卯时日入酉

译文:

太阳升起在卯时,太阳落下在酉时。

注解:

“卯时”对应凌晨5-7点,为传统计时中“日出”的时段。

“酉时”对应17-19点,为传统计时中“日入”的时段。

此句为基础规律,指出日出日落的常规时辰对应。

原文:

五十前后不同轮

译文:

五月和十月前后(日出日落时间)不同,如同车轮交替变化。

注解:

“五十”指农历五月和十月,因五月昼长夜短、十月昼短夜长,导致日出日落时辰与常规不同。

“不同轮”比喻时间随季节交替变化,体现时辰的动态调整。

原文:

出茶齐正斜角落

译文:

观察太阳升起时的方位(正、斜、角落等)来校准时辰,(这一方法)。

注解:

“出茶”疑为“出察”,指观察日出。

“齐正斜角落”描述太阳升起时的方位特征(正中、倾斜、角落等),是通过天象细节定时辰的方法。

原文:

万载千年此是真

译文:

(这一规律)历经万年千年都是真实可信的。

注解:

强调通过日出日落定时辰的方法具有恒久性和准确性,是传统计时的可靠依据。

原文:

日出卯时,日入酉时。

译文:

太阳升起在卯时,太阳落下在酉时。

注解:

重复前文核心规律,再次明确卯时为日出、酉时为日落的常规对应关系,是计时的基础标准。

原文:

惟五月昼长,则日出寅时,日入戌时。

译文:

只有五月白天较长,于是太阳升起在寅时,太阳落下在戌时。

注解:

“惟”表转折,指特殊情况。

“五月”为夏季,昼长夜短,故日出早于常规卯时(寅时为3-5点),日晚于常规酉时(戌时为19-21点)。

原文:

十月昼短,则日出辰时,日入申时。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