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是这样的,按照咱们采购科的规定,每个采购员在下乡时配备一把手枪,是为了防身,保障自身安全。
按照相关规定,这把枪只有在下乡或者执行采购任务的路上才可以佩戴。其他时间,是需要交还给厂里统一保管的。”
郑文山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个规定确实一直白纸黑字地写着。
但在实际执行中向来宽松,采购员们图方便往往会把配枪带回家,除了领子弹,其他时间基本不去枪支保管室的。
科里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黄有才突然提起,是几个意思?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问,黄有才就公事公办地道:
“之前的科长在这方面管理可能有些疏漏。现在按照四九城最新的枪支管理规定,以及厂党委的相关指示,厂里决定要严抓枪支管理。
需要咱们采购员每天下班前把配枪上交,第二天下乡采购之前,再来我这里开条,然后到保管室领取,并做好详细登记。
务必做到‘枪不到家,责任到人’。”
对方搬出了规定和厂里的决定,理由冠冕堂皇,郑文山也无从反驳,只得点头:
“好的科长,我明白规定了,这就去把枪交还给保管室。”
虽然他语气平静,但心底却隐隐感觉有一丝不对劲。
只是具体哪里不对劲,他一时之间也没完全想明白。
黄有才见郑文山答应得爽快,脸上笑容更满意:
“理解就好,毕竟这是厂里的规定,咱们大家都要遵守,这也是为了安全嘛。”
出了采购科,郑文山直接去了枪械保管室。
枪械保管室负责人是一位姓刘的老头,大家都叫他老刘。
老刘是上过战场打过鬼子的,是条汉子,后来退伍安置在轧钢厂保卫科。
五五年在一次配合公安打击敌特的行动中,腿部中了枪,走路落下了残疾,有点瘸,后来就被安排到了枪械保管室这个清闲岗位。
“刘叔,忙着呢?”郑文山笑着打招呼。
老刘将收音机声音关小,脸上露出笑容:“是文山啊,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
老刘负责的这个枪械保管室主要是负责采购科、放映科等零散枪支管理,其他像是保卫科、民兵队的枪是另外专门管理,平时打交道的也就这么几个人,倒是认识郑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