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残局中的暗流

就在仓库内众人沉浸于暴力的余波中时,林建奇和郑雅萍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现场证据的固定: 技术侦查小组利用远程监控和设备,持续记录着仓库内的动态。这场围攻的录音、以及众人事后反应的影像,都成为了珍贵的情报。

外围监控的确认: 通过跟踪那几辆离场车辆(林奉超、付书云及孙鹏飞部分亲信试图先行离开),确认了他们的身份和动向。

关键突破口的锁定: 郑雅萍根据实时传回的画面和数据分析,判断曹荣荣(情绪极不稳定、有明显悔恨表现)、魏超(精神崩溃、易于引导)和马文平(有同情表现、未参与主要围攻)是当前最有可能突破的对象。她立即部署人员,准备在合适时机与这三人进行接触。

“尘光”系统的深度分析: 系统正在快速比对围攻中出现的新信息(如孙鹏飞提到的“上面”、“钱”),与已有数据库进行关联,试图进一步厘清资金流向和“上面”的具体指代。

此阶段的战略意义:

犯罪集团内部信任彻底归零: 经此围攻,任何形式的合作基础已不复存在。猜忌、恐惧、自保将成为每个人唯一的行为准则,使其变成一盘散沙。

提供大量心理突破素材: 围攻的录音录像,以及每个人事后的反应,将成为郑雅萍后续审讯中摧毁嫌疑人心理防线的重磅炸弹。尤其是对于曹荣荣等边缘参与者,可以利用其悔恨心理进行转化。

加速核心人物的暴露: 林奉超、付书云的急于离开,孙鹏飞的焦躁,陶成文的怨恨,都在侦查员面前暴露无遗,使其行为模式更加清晰,便于预测和监控。

彰显罪恶的无意义与自我毁灭性: 这场内讧生动地表明,犯罪活动最终只会导向自我消耗和毁灭,任何利益的结合在压力下都会变得不堪一击。

仓库内,有人开始默默向外移动,试图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