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墨如玉心里清楚,这事是很有可能的。
陈天宇这时发现了什么,看了看萧遥,又看了看秦红殇,“诶,看样子你们冰释前嫌了啊,我还担心你们打起来小墨一个人拉不住呢,看来是我多虑了。”
被陈天宇这么一打岔,萧遥和秦红殇被陈天宇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也就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不多时,四人趁着清晨离开破庙,一起朝着邺城出发,这一路也终于平静了下来,无论是南宫家还是江湖人士,尽是一个也没来找麻烦,四人行至午时才刚来到邺城城门口。
邺城作为神武帝国的京城,气势恢宏,繁华至极,处处彰显着帝国的威严与昌盛。
城池外围环绕着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波光粼粼。河岸边种植着许多柳树,枝条垂落在水面上,微风吹过,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邺城的故事。护城河上有一座石桥,连接着城门与外界,桥上行人往来不绝。
城墙由大块青石砌成,高约三丈,墙体厚实坚固,呈现出古朴的深灰色,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稳固如山。城墙顶部宽阔,可并行数辆马车,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座了望塔,塔上哨兵手持长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威胁。
城门高达数丈,由厚重的铁皮包裹着实木制成,上面钉着密密麻麻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城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鎏金大字书写着 “邺城” 二字,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城门两侧各有一对巨大的石狮子,蹲坐在石台上,神态威严,仿佛是城池的守护神。
而处在邺城的正中间,远远望去,城内宫殿群的飞檐斗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宫殿的屋顶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室的尊贵与威严。宫殿的墙体色彩鲜艳,朱红色的柱子与白色的石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再看邺城内,街道宽阔笔直,由青石板铺成,路面平整光滑。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建筑,有高大的酒楼、茶馆,也有精致的商铺、客栈。建筑的风格多样,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富丽堂皇,但都错落有致,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小主,
街道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云集于此,他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美的丝绸、瓷器,也有珍贵的珠宝、药材。商铺的招牌五花八门,有的高悬在空中,有的悬挂在门口,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街头巷尾,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行人中既有穿着华丽的达官贵人,也有穿着朴素的平民百姓。还有来自不同民族的使者和商人,他们穿着独特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为邺城增添了一份异域风情。一些江湖人士也在城中穿梭,他们或行色匆匆,或驻足观望,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城中随处可见茶楼、酒肆,里面坐满了品茗饮酒、谈天说地的人。有的在谈论国家大事,有的在交流生意经,还有的在欣赏戏曲表演。街道两旁的墙壁上,有时会张贴一些诗词歌赋、书画作品,供人们欣赏品味,展现出邺城浓厚的文化底蕴。
城内还有一些精致的园林,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为邺城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也隐藏在园林之中,环境清幽,景色宜人。
陈天宇这几个月也去过几个城镇,见过许多风景,但无一有这般繁华。
邺城,不愧为神武帝国的京城,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古代城市的繁华与魅力。它既是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枢纽,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向往和探寻。
邺城城门洞开,铁甲卫兵如临大敌,长枪如林般横在半空,形成一道森严的屏障。为首的卫队长目光如炬,死死盯着每一辆马车、每一个行人,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因为武林大会即将在此举行,而邺城的治安关乎帝国颜面,绝不容许宵小之徒搅局。更何况都城的治安,向来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
微风卷着尘土呼啸而过,陈天宇四人在长队中耐心等待。半个时辰的漫长等待,终于轮到他们。卫队长眼神犀利,跨步上前,厉声问道:“尔等来邺城做什么?”
陈天宇神色淡然,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赵如烟的腰牌。那腰牌质地温润,雕工精美,隐隐透着一股威严。
卫队长接过一看,瞳孔猛地收缩,脸色瞬间变得恭敬无比,腰弯成了九十度,小心翼翼地将腰牌递还,嘴里不住地赔罪:“小人失礼,公子快请进!”
陈天宇心中暗自咋舌,没想到这小小的腰牌竟有如此大的威力,通行无阻,真是方便至极。不过,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进京的首要之事,便是归还这腰牌,他不愿与官府有过多纠葛,只想安心处理自己的事情。
踏入邺城,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陈天宇四人在人群中穿梭,很快,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映入眼帘 —— 醉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