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嫣如蒙大赦,心中却又涌起一阵失落。他期望中的嘉许没有到来,只有一句冰冷的命令。

“诺!”

他重重叩首,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宣室殿内,只剩下刘彻和卫青君臣二人。

刘彻在殿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所有人的心上。

“卫青!”

“臣在!”

“传朕旨意!命李息、公孙贺,即刻率兵进驻云中、代郡!给朕盯死匈奴人的一举一动!”

“再传朕旨意!”

“明年开春,朕要主动出击!”

卫青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炙热如岩浆的光芒。

“陛下!匈奴新胜,士气正盛,我军……”

“朕意已决!”

刘彻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任何置疑。

“诺!”

卫青猛然叩首,领命而去,甲胄铿锵。

殿宇空旷,青烟袅袅。

刘彻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更深的疲惫与烦躁。

他抬手按住突突直跳的眉心,没有回寝宫,而是转身,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

兰林殿。

卫子夫见刘彻深夜到访,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阴霾,并未多问。

她只是温柔地为他解下沾着夜露的披风,奉上早已温好的热茶。

“陛下为何事烦忧?”

刘彻接过茶杯,却没有喝,只是任由那恰到好处的温度透过杯壁,熨烫着他冰冷的掌心。

他将边关的急报,与寻找金俗的决定,一并讲了。

一半是宣泄,一半是试探。

他想听听,这个女人的看法。

卫子夫静静听完,没有像宫中其他女子那样,或惊慌失措,或虚言安慰。

她走到一旁的舆图前,纤细的素手,轻轻点在云中、代郡的位置。

“陛下,家事,母后自有决断。您是天子,心当在国事。”

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伊稚斜此举,看似震怒,实则外强中干。他新得单于之位,根基不稳,急需一场胜利来立威。掳掠百姓,不过是虚张声势,用以试探我大汉的底线。”

“陛下决定明年开春出击,是神来之笔。”

刘彻挑眉,紧绷的嘴角有了一丝松动。

“哦?何解?”

“匈奴人以为我大汉会因公主之死而陷入恐惧,或因边境骚扰而疲于奔命,绝料不到陛下会选择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主动出击。”

“此乃……出其不意。”

刘彻看着舆图上那根白皙的手指,再看看灯火下卫子夫那张平静而充满智慧的脸。

他心中那股因国事家事纠缠而起的狂躁,竟在这轻柔的话语中,一点点被安抚,被梳理。

他一直以为她只是温顺,却不想,她胸中竟藏着如此清晰的沟壑。

这个女人,不仅能安他的身,更能安他的心。

刘彻走上前,握住她微凉的手。

“子夫,你很好。”

***********

几日后,长乐宫。

王娡端坐于主位,凤袍华贵,仪态万方。

可她搭在扶手上的指尖,却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殿中,跪着一个中年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