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成果分析,新物种价值评估

主控台的提示音刚停,娜娜就动了。她手指在面板上划过,调出数据流界面,一行行绿色字符迅速滚动。

“外部信号已断开,确认为误接入。”她说,“所有采集数据同步完成,可以开始分析。”

陈浩正靠在椅子上打哈欠,一听这话立刻坐直。“等等,先说重点——那些东西能吃吗?”

苏珊翻了个白眼。“你脑子里除了吃的还能装点别的?”

“能装,但懒得装。”陈浩挠了挠头,“我这人懒,得靠别人推一把才动。”

卡尔抱着手臂站在投影仪旁边,盯着刚才那块矿石。“藤蔓的光谱数据出来了没?我想看看能不能用在夜视设备上。”

“正在加载。”娜娜点击确认键,墙面投影一闪,切换成分类目录:陆行蟹、发光藤蔓、地下真菌群落。

“我们按顺序来。”她说,“先从第一个物种开始。”

画面跳转,一只蓝灰色的小生物出现在屏幕上,六条腿缩在身下,正慢悠悠地爬过一块岩石。

“这就是陆行蟹。”娜娜说,“体长约八厘米,外壳坚硬,行动模式为短距离快速移动,主要食物来源是苔藓和腐殖质。”

陈浩凑近看了看。“这玩意儿壳比铁还厚,牙口不好真啃不动。”

“但它拉的屎有用。”苏珊翻开笔记本,“我在现场注意到,它走过的地方,菌类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娜娜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里,一片贫瘠的土壤区域,在放入陆行蟹后第七天,开始出现细小的白色菌丝。

“实验数据显示,微生物活性提升47%。”她说,“有机质分解速率提高近一半。”

“也就是说。”陈浩摸着下巴,“咱们要是养一群这玩意儿,就能让菜地肥起来?”

“理论上可行。”娜娜点头,“它们不需要复杂饲养环境,耐寒耐湿,繁殖周期推测为二十到三十天。”

“基地现在的肥料库存只够撑两个月。”苏珊说,“如果能用这种生物替代化肥,长期来看更稳定。”

“那就圈几只试试。”陈浩一拍桌子,“反正岛上有的是石头缝,随便它们钻。”

“建议建立封闭养殖区。”娜娜补充,“防止与其他物种发生未知交互。”

“行,听你的。”陈浩摆手,“下一个。”

屏幕切换,一段黑暗洞穴的录像浮现出来。藤蔓贴在岩壁上,叶片背面泛着微弱的蓝绿色光。

“这是发光藤蔓。”娜娜说,“受震动或湿度变化刺激时会发光,持续时间平均为四分钟,恢复期约两小时。”

“我们在山洞里全靠它照明。”陈浩插嘴,“省电还不怕进水。”

卡尔盯着频谱图。“能量转化效率是多少?”

“现有生物光源平均水平的1.8倍。”娜娜回答,“且无需外部供能,仅靠共生菌代谢维持。”

“比手电管用。”卡尔低声说,“而且不会引来虫子。”

“问题是量太少。”苏珊皱眉,“整株移植成功率低,断枝容易失活。”

“不一定非要种活。”娜娜调出基因片段对比图,“荧光菌可分离培养,未来或许能植入其他植物体内。”

“你是说……”陈浩眼睛亮了,“把白菜搞成路灯?”

“技术路径存在可行性。”娜娜说,“若成功,可用于基地外围夜间照明系统,降低电力消耗。”

“我觉得靠谱。”卡尔点头,“尤其是警戒线那边,黑灯瞎火的总得有人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