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电力巡检,记录显示每日巡查两次。但实际交接班时,只有口头交代,无书面留存。一旦出事,责任无法追溯。”
“还有种植区施肥,说是按周期来,但没人统一调度。上次氮肥过量,差点烧死整片菜苗。”
陈浩听着,慢慢把笔帽咬扁了。
“咱们以为大家各管一摊,其实全是靠人情撑着。谁勤快点,多跑两趟;谁脾气好,多担待点。可人总有疏忽,情绪也有低落的时候。”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画了个圈。
“现在合作开始了,项目要上马,人要加进来。要是还这么乱,别说发展,不出事故就不错了。”
“所以这次整改,不为别的。”他盯着三人,“只为别让自己绊倒。”
会议重新开始。
娜娜列出五项优先处理的问题:
一、跨组协作无固定沟通机制;
二、应急物资申领流程过长;
三、新人缺乏明确带教责任人;
四、基础运行数据查阅受限;
五、维修与调度信息不同步。
“这些问题不解决,哪怕对方技术再先进,我们也接不住。”
苏珊举手:“我建议每天设十分钟协调会。各组派一人到场,只讲三件事:当前卡点、急需支援、明日计划。”
“短,准,快。”卡尔点头,“比写报告实在。”
“可以。”陈浩记下来,“放在早班前,雷打不动。”
第二条关于应急物资,争议最大。
“现在所有重要工具和耗材都要审批才能动用。”卡尔说,“可抢修时等批条,黄花菜都凉了。”
“但放开又怕滥用。”苏珊皱眉,“之前有人顺手拿走两瓶密封胶当私用,后来查了好几天。”
小主,
娜娜提出折中方案:“设立应急直取通道。特定物资标注红色标签,取用需登记姓名和时间,系统自动记录,二十四小时内补交简要用途说明。”
“滥用的追责,急用的不卡。”陈浩笑了,“行,就这么定。”
第三条是新人带教。
“现在新人来了,谁有空谁带两句。”苏珊说,“结果就是会的越会,不会的一直不会。”
“必须指定责任人。”陈浩说,“每个新人都配一个导师,签三个月责任期。教得好有奖励,放任不管要扣分。”
“扣分?”卡尔挑眉,“你开始搞KP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