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亮了一下?”陈浩瞪眼。
“是。”娜娜确认,“虽然强度不足标准读数的百分之三,但确为有效响应。”
陈浩笑了:“我就知道它听得懂话。”
“别高兴太早。”苏珊看着数据,“这只是发光,不是供能。我们想要的是电力输出,不是夜光贴纸。”
“但方向对了。”陈浩没停下,“刚才用的是最低档位。如果换个更强的光源,或者调整照射角度呢?”
娜娜调出结构图:“建议尝试交叉光源覆盖,模拟多向入射条件。同时可引入脉冲模式,以匹配其原始信号频率。”
“让它习惯的节奏来。”陈浩摸着下巴,“就像叫人起床,闹钟响三次比一次吼更有用。”
他转身翻找工具箱,掏出另一个红外加热灯,接上线缆。
“你要拼个台灯?”苏珊问。
“我要拼个太阳。”陈浩插上电源,“反正基地也没别的事干。总不能天天等风沙把人刮出去再捡点破石头回来。”
苏珊没说话,低头继续监控数据。
第二次测试开始。
紫外灯保持常亮,红外灯以五秒间隔开启一次,模拟昼夜温差循环。
三十秒后,荧光再次出现,这次持续时间延长到七秒。
紧接着,主监测屏上跳出新提示:
【检测到微弱电流波动,峰值0.08毫伏】
“出来了!”陈浩一拍桌子,“虽然小得可怜,但它真的发电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数值不足以驱动任何设备。”娜娜冷静指出,“且无法维持稳定输出。”
“我知道。”陈浩眼睛发亮,“但至少证明它不是死物。它是电池,只是还没充电。”
苏珊看着波形图:“也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光。昨天在外面,它是在震动之后才闪的。是不是压力、温度、光线都得凑齐?”
“有可能。”陈浩点头,“单一变量太弱。得一起上。”
他拿起通讯器:“卡尔,你还醒着吗?”
频道里传来声音:“我没睡。你们那边吵得像装修队开工。”
“我们发现点东西。”陈浩说,“你现在能听清我说的吗?”
“勉强。”卡尔回答,“说重点。”
“你觉得,如果要复现昨天野外的情况,除了光,还得加什么?”
卡尔沉默了几秒:“风不大,但地面一直在颤。我们跑的时候脚步重,加上钻具震动……还有,天气转冷,空气湿度降得快。”
“震动和温变。”陈浩记下,“还有机械扰动。”
娜娜立即更新方案:“可模拟复合环境:使用小型振动平台模拟脚步频率,配合温控箱调节局部气温,再叠加光照序列。”
“搞快点。”陈浩把两个灯重新排列,“我现在就想看看它到底能撑多久。”
接下来两个小时,三人轮流操作。
振动平台启动,频率设为每分钟一百二十次,接近人类奔跑节奏。
温控模块将样本区温度从二十八度降至二十二度,模拟傍晚降温。
紫外灯改为间歇闪烁,周期三点七秒一次,与最初捕获的信号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