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文化节日雏形终确定

陈浩把水杯放下,杯底磕在桌面上发出一声闷响。他盯着那张刚撕下来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集体发声”四个字,旁边还画了个小人举着喇叭。

“咱们得把这玩意儿理顺了。”他说,“不然明天一早大伙儿问起来,我说‘有想法但没成型’?那多丢人。”

娜娜的手指在终端上滑了一下,屏幕跳转。之前那份草案的标题变成了“文化节方案V2.1”,下方多了个折叠栏,点开是密密麻麻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配。

“我已经导入活动管理模型。”她说,“从筹备到结束共七天,每日任务已按优先级排序。高峰期在第三日,需同时开放三个区域。”

苏珊凑过去看投影,眉头动了动:“拼图墙那边安排两人轮值,可万一有人想讲自己那块拼图的故事呢?没人听,不就白做了?”

卡尔翻着排班表:“加一个记录员?但维修组今天报修量超了百分之十五,抽不开人。”

“不需要专职记录。”娜娜说,“我在每个展台角落装微型录音器,参与者可自主选择是否留言。数据自动归档,节日后统一播放。”

“听着像自言自语。”卡尔说。

“数据显示,独自说话时大脑活跃度比公开演讲高百分之二十。”她答,“很多人更愿意对机器说真话。”

陈浩笑了:“所以咱们基地的精神文明建设,靠一堆会听话的铁盒子撑着?”

屋里安静了一瞬。

然后苏珊也笑出声:“挺合理。毕竟它不会笑话你。”

娜娜没回应,只是把“语音采集点”加进了平面图,标成绿色小圆点,分布在展览区出口、互动角侧面和食堂外廊。

“接下来是流程。”她调出时间轴,“首日上午九点启动仪式,敲击金属板十七秒,随后播放昨日录制的‘一起吃的饭’烹饪过程影像;中午开放拼图墙与心声墙;傍晚六点举行第一次集体发声合成音频播放。”

“中间没留空档?”苏珊问,“要是大家全挤在中午来,怎么办?”

“有分流机制。”娜娜说,“每项活动设置参与上限。拼图墙每日三十人,按预约顺序进入;心声墙不限人数,但每人限写一张纸条,投入回收箱后不可取出。”

“那要是有人写完不想投呢?”苏珊说,“站在那儿反复撕纸,怎么办?”

“箱子设双层口。”娜娜说,“外层收废纸,内层投正式内容。心理安全和隐私保护都覆盖到了。”

卡尔点点头:“行。至少不会有人堵在门口吵起来了。”

陈浩抓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箭头:“等等——开场音乐用敲铁板,结尾呢?总不能又敲一遍吧?”

“结尾不用声音。”娜娜说,“所有人把手放在主厅地板预埋的感应带上,系统记录体温与接触时长,生成一幅动态热力图,留在墙上作为纪念。”

“也就是说……”陈浩慢吞吞地说,“谁站得久,谁就成了背景色?”

“准确率百分之九十八。”她说。

“那我肯定是最亮的一块。”他咧嘴,“我最不怕站。”

苏珊看着方案一点点填满细节,忽然开口:“咱们给这节日起个名字吧。总不能一直叫‘那个活动’。”

“重启节?”卡尔说,“听起来像系统开机。”

“共生节?”苏珊试了下,“太像植物课术语。”

“不如叫‘蓝灰日’。”陈浩说,“咱俩颜色,穿久了也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