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刚停,基地的通风系统还在嗡嗡响。陈浩把湿头发往后一甩,水珠溅到墙上,留下一小片深色痕迹。
他一屁股坐在生活区沙发上,整个人陷进去一半。“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不是人了,是块电池——还是快没电的那种。”
苏珊脱下外套搭在椅背,手指关节还有点发僵。她没说话,只是揉了揉手腕。
卡尔蹲在角落检查装备包,拉链拉开又合上。娜娜站在门口,终端屏幕亮着,数据流一闪而过。
“监控记录显示,过去三小时,工坊区域有七组人员尝试制作互动装置。”她突然开口,“动机来源指向文化节海报中的‘科技体验区’描述。”
陈浩抬起头:“谁干的?”
“维修组两个实习生用废弃电机做了个会转头的小灯球。”娜娜调出画面,“还有后勤部的人拼了个按钮盒子,按下去能响一声老式警报。”
苏珊看了眼屏幕,嘴角动了一下。“还挺像那么回事。”
“这不是挺好吗?”陈浩坐直了,“大家自己玩起来了,咱们是不是该趁热打铁?”
“怎么打?”卡尔拉上背包拉链,“别告诉我又要加活。”
“咱们办个预热活动。”陈浩伸手比划,“就在文化节前一天下午,搞个小展览,名字我都想好了——‘我们的第一件发明’。”
空气静了一秒。
“你打算展什么?”苏珊问,“一堆会响的铁皮?”
“对啊。”陈浩咧嘴一笑,“谁规定文化就得高大上?咱们又不是开发布会,是让人愿意动手、愿意看、愿意笑。”
娜娜快速输入指令,投影仪启动,墙上出现一张流程图。
“可划分三个板块:废物变玩具、光影小游戏、声音实验室。”她说,“全部使用现有边角料,无需新增物资。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内,由志愿者轮流主持。”
卡尔皱眉:“这和正式筹备不冲突?”
“不会。”娜娜回答,“布展位置设在主厅东侧走廊,避开主舞台搭建区。人力资源可调配晚间轮休人员,不影响明日排班。”
苏珊盯着投影看了一会儿,忽然起身:“我去拿标签纸,做个统一标识,参与者可以贴在衣服上。”
“你还真干?”陈浩愣住。
“总不能让一群人在胸口画个圈当标志。”她走到门边回头,“颜色要亮一点,让人一眼看得见。”
她离开后,卡尔也站了起来。“我可以抽半天工时支持布展,但有个条件——不用主电源线路,所有设备自备电池或接临时接口。”
“成交。”陈浩竖起大拇指。
娜娜立即更新方案,在终端上划出区域分配图。陈浩则翻出工具箱,掏出一个旧电机、几根导线和一块塑料壳。
“我先做个样。”他说。
十分钟后,一个歪歪扭扭的机器人脑袋出现在桌上。电机带动一根铁丝,让它的“脸”左右摆动。眼睛是两个红色LED灯,一闪一闪。
“它叫啥?”娜娜问。
“就叫小红吧。”陈浩拍了拍它,“虽然丑,但它活着。”
话音刚落,小红的灯闪了几下,突然不动了。
“没电了。”陈浩耸肩,“寿终正寝。”
娜娜伸手拆下电池仓,换上新电池。灯再次亮起,头又晃了起来。
“复活成功。”她说。
陈浩笑了:“你看,连死都能救回来,这不就是科技的意义?”
他们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两个年轻工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铁皮盒改装的发声器。
“听说这儿收展品?”其中一人问,“我们做的,按一下能放录音。”
“录的啥?”陈浩接过盒子。
“是我妈以前唱歌的声音。”那人有点不好意思,“老早存手机里的,现在放出来还能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