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解决规则执行难题

“现在有了。”

“不一定人人都服。”陈浩说,“但至少知道,闹没用,规矩才是真的。”

中午饭点快到时,食堂门口贴出了裁决简报。图文并茂,重点加粗,底下还附了个二维码。扫一下,能听娜娜用标准语速念完整个过程。

几个工人围在那里看,一边看一边议论。

“原来紧急任务要三级审批才能动设备。”

“我还以为早点提交就能优先。”

“以后不敢乱发言了,那条威胁言论真记档案里了。”

陈浩没上前解释。他坐在调度台前,打开公共平台后台。简报发布不到一小时,阅读量破九成,评论区冒出来二十多条提问。

他挑了几个典型问题回复:

“非紧急任务能不能加急?可以,走备案通道,但要有技术组签字。”

“口头警告影响积分吗?不影响,但三次警告自动升级为扣分。”

“听证会以后还能申请吗?可以,任何争议事项均可提交,由轮值监督员安排流程。”

每回一条,就有新消息弹出来。有人感谢解答,有人继续追问,还有人主动上报自己上周漏登记的一次设备使用。

卡尔走过来,把一份报表放在桌上。“系统日志显示,今天上午共发生四起轻微违规,全部主动申报补录。去年同期,这种事八成都瞒着。”

“变化不小。”

“关键是有人开了头。”卡尔说,“老周这一坐,等于告诉所有人,规矩不是摆设。”

苏珊这时候递来一杯水。“我刚去了一趟淋浴间,墙上新贴的手册被人用笔做了标记,写了好几条注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谁写的?”

“不知道。但字迹不一样,至少三个人改过。”

陈浩喝了一口水。有点烫,他吹了两下。

下午三点,娜娜播报最新统计:扫码学习人数突破一百五十,占基地总人数七成;规则相关提问数量下降百分之四十;两名曾公开质疑规则的技术员,刚刚联合提交了一份优化建议书。

“他们提了什么?”

“建议把任务优先级判定标准做成自动提示框,减少人为判断误差。”

“挺实在。”

“还说希望每月举办一次听证开放日,让大家旁听流程。”

陈浩把建议书存进待议列表。他知道,这不是风向变了,是人们开始觉得——规则也能为自己服务。

临近下班,调度台前聚了几个人。都是维修组的,拿着申请单在核对流程。

“我们想提前报下周的设备检修。”带头的工人说,“怕到时候又排队。”

“可以。”陈浩说,“按标准格式填,走预审通道。”

“那个……能不能加个急?”

“除非符合紧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