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点点头。“挺好。以前觉得这些活动浪费时间,现在看……也不是完全没用。”
陈浩听见了,没接话,只是把另一张涂鸦摆正了位置。那是张夜晚的值班室,窗户透进微光,桌上放着半杯水和一本翻开的书。他记得是谁画的——夜班工人老赵,三年没请假,上个月主动申请调岗去培训新人。
“这张是谁?”有人问。
“不知道。”陈浩说,“没人署名。”
“但这画得真像。”那人说,“连杯子裂纹都一样。”
卡尔这时调整好投影角度,让一段录像完整投在墙上。画面里,暴风雨夜的维修棚顶被掀开一角,风沙灌进来,苏珊蹲在地上抢救画布,矿物粉洒了一地。下一幕,阳光照进棚内,她举起一幅新画,颜料在光线下泛出奇异光泽。
围观的人安静了几秒。
然后有人说:“原来那天她没放弃。”
“我还以为她走了。”另一个人说。
娜娜的声音适时响起:“根据统计,参与文化活动成员中,协作任务完成率提升百分之十九,夜间值班事故率下降百分之十二。”
“你连这个都记?”有人惊讶。
“数据公开可查。”娜娜说,“心理问卷匿名结果显示,七成以上参与者认为‘基地更像一个集体’。”
人群里有个年轻技工一直没说话,突然开口:“我上周替人值了个班,就是因为看了你们上次分享的故事。”
没人回应,但气氛变了。
之前那种“不过是闹着玩”的态度悄悄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某种认真的打量。有人开始拍照,有人抄录展板上的文字,还有人主动问能不能把自己的日记片段加进展览。
陈浩站在展区中间,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有点不真实。
他摸了摸胸前口袋,那张皱纸还在。他拿出来看了一眼,这次没揉,而是慢慢抚平一角,塞进了衣服内侧。
苏珊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新打印的图片。“要不要加上这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裂缝中的光那幅画的细节放大图。光影交错处,隐约能看出笑脸轮廓。
“加。”陈浩说,“标题就写‘它照进来的时候,我们知道还活着’。”
苏珊点头,转身去贴。
卡尔这时发现投影音轨出了点问题,背景笑声卡顿了一下。他蹲下去检查接口,重新插紧,顺手把音箱挪了个位置,让声音扩散得更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