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就是开头。”陈浩抓起笔,在一张废纸上写,“你说要是再发一条,语气更傻一点,会不会有人忍不住冒个头?”
“你想怎么写?”娜娜问。
“就说:‘我们这边又搞砸了一个,这次用了胶水和铁丝,看起来像怪物,但至少没散。你要不要也来试?’”
“再加上一句。”苏珊接过笔,“‘你们那边有没有人修过东西但从不说的?我们可以帮他记下来。’”
卡尔点头,“就这么发。别搞得像开会,就当聊天。”
娜娜把消息编辑好,传到公共频道,标注为“非紧急事务·可随时回复”。
做完这些,她回到桌边,看着那艘歪歪扭扭的飞船。
“这是第一个能被带走的作品。”她说。
“说不定也是最后一个。”陈浩躺倒在椅子上,腿翘在桌沿,“不过无所谓,反正我们本来也没指望一次成功。”
没人接话。
外面天色暗了一些,通风口吹进来的风变凉了。桌上的模型影子被拉得很长,斜着盖在墙上那张“星痕计划”的公告牌上。
第二天早上,工坊门刚打开,陈浩就看见桌面上多了点东西。
不是留言条,也不是新工具。
是一小段烧黑的铜管,摆在正中央,下面压着张纸片。
纸片上写着:“老李换下来的水管,他说用了八年,不想提。”
陈浩拿起铜管,沉甸甸的,表面有刮痕,像是被什么东西蹭过很多次。
他把它放到展示架最前面的位置,旁边摆上了昨天做的飞船。
“第一个展品有了。”他说。
苏珊走进来,看了一眼那根管子,笑了下,“看来有人开始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信我们。”陈浩说,“是信这件事有用。”
卡尔检查了一遍推车,确认轮子没问题,又往箱子里塞了几卷铁丝和两罐树脂液。
“今天照常开课?”他问。
“当然。”陈浩坐回桌子前,“材料、工具、人,都在。”
娜娜更新了今日任务列表,把“结构稳定性测试”设为优先项。她站在信息屏前,屏幕显示B区仍未回复新消息。
但阅读状态变成了“已读两次”。
中午的时候,来了两个孩子。
他们站在门口看了很久,其中一个指着桌上的飞船问:“这是你们做的?”
“嗯。”陈浩点头,“昨天坏了三次,今天才稳住。”
“我能试试吗?”
“当然。不过得按步骤来,先学怎么搭架子。”
小孩坐了下来,苏珊递给他一张简化图纸。上面只有四个步骤,画得很大,字也大。
卡尔在一旁教他怎么弯铁丝,动作很慢,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