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陈浩拍了下机器外壳,“明天争取让它自己响,不用人盯着。”
上午九点五十分,B区的两人准时出现在门口。一个拎着工具包,另一个抱着个箱子。
“听说你们收废料?”高个子打开箱子,倒出一堆奇形怪状的金属边角,“这是我们加工剩下的,形状不规则,没法回炉。”
陈浩蹲下看了一会儿,“这些能打磨成型吗?”
“要看做什么。”对方回答,“硬度够,但脆,摔一下可能裂。”
“手镯不行,挂饰可以。”苏珊走过来捡起一片,“边缘太锋利,得先磨一遍。”
娜娜这时调出资料库页面。“建议采用低温树脂封装工艺,避免高温导致结构破裂。现有材料可支持局部加固。”
“听着靠谱。”陈浩看向B区的人,“你们想要什么回报?”
“定制一批团队标识。”对方说,“比如做成我们区徽的样子。”
“没问题。”陈浩笑了,“你们供材料,我们做成品,一人十个,当场交付。”
另一边,C区代表十点整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块报废电路板。
“我想把这些嵌进你们的手环里。”他说,“有点纪念意义。”
苏珊接过板子看了看,“线路太脆,直接压进去容易碎。”
娜娜立刻回应:“可用透明树脂先行包裹,形成保护层后再与纤维基底结合。此法已在微型电子封装案例中验证有效。”
“那就这么办。”苏珊拿起笔,在图纸上画了个新样式,“纹路按电路走向来,叫‘电痕’怎么样?”
“行啊。”陈浩接话,“以后分类编号,第一号是藤编,这个就是第二号——电痕系列。”
C区的人笑了笑,“听着还挺正式。”
“本来就是正经事了。”陈浩指了指墙上的签到表,“你们也算第一批外部合作者,名字得记上。”
中午之前,所有流程重新跑了一遍。新材料测试完成,新款式设计定稿,设备轮值表贴上了墙。
下午一点,第一批报名者陆续进门。一共五个,都是基地普通成员,没人穿制服。
“我是来看怎么做的。”一个年轻人说,“以前从没碰过这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