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自己守住最关键的一环——配方调配和压制监控。每次开炉她都守着,温度差五度都不行。
娜娜全程盯数据,每隔两小时生成一份质量报告,发现偏差立刻提醒调整。
第三天中午,第一批标准化燃料棒码进了储物架。整整齐齐三十六根,表面光滑,尺寸统一。
陈浩一根根数完,长舒一口气:“照这个速度,三天就够用一轮了。”
他抬头看向地道方向,“咱们离穿过去,又近了一步。”
那天晚上,他躺在实验室外的折叠椅上啃压缩饼干。卡尔在检查鼓风装置的接头,拧紧最后一颗螺丝。
“明天我多跑一趟工业区。”他说,“那边还有几个废弃配电箱,铜线外面也是这种皮,量更大。”
“你可别把自己埋里面。”陈浩嚼着饼干,“上次差点被塌墙砸脑袋。”
“那你别睡这儿。”卡尔瞥他一眼,“半夜老鼠爬你脸上都不知道。”
苏珊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新一批样品记录表。她坐到陈浩旁边的椅子上,把表格摊开。
“今天这批热值提高了百分之十五。”她说,“如果能把烘干时间再缩短十分钟,产量还能往上提。”
“你怎么做到的?”陈浩问。
“换了筛网。”她指了指实验台,“以前用的是铁丝网,孔太大。现在改用金属滤片,粉末更细,压得更密实。”
“听着像做饭。”陈浩说,“炒菜换锅铲,味道就不一样。”
“差不多。”苏珊点头,“就是这‘菜’不能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娜娜忽然出声:“检测到第七批燃料棒冷却速率异常,建议延迟封装。”
“哪个环节出问题?”卡尔站起来。
“第六根和第九根密度偏高,可能是压制压力波动。”娜娜指着图表,“建议下一轮调整液压阀预设值。”
苏珊起身往屋里走,“我去看看。”
陈浩跟着站起来,顺手把空饼干袋扔进桶里。他走到实验台边,看见苏珊正拆开压模机的侧盖,手伸进去摸活塞杆。
“你天天这么弄,不嫌烦?”他问。
“烦。”她说,“但不做更烦。”
“我要是你,早就撂挑子了。”
“你会饿死。”她说完,拧开一颗螺丝,“而且你现在就在吃我做的饭。”
陈浩摸了摸肚子,“说得对,我得感恩。”
卡尔在外面喊:“风扇又卡了!”
苏珊头也不抬,“清滤网。”
“清完了还是转不动。”
“电压不稳。”娜娜说,“发电机输出波动超过允许范围。”
“那就修发电机。”陈浩叹气,“咱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等挖出去。”苏珊把零件装回去,拍了拍机器外壳,“就不算了。”
第四天清晨,阳光刚照到工棚顶,陈浩已经背着麻袋出门。他绕开昨天走过的路,往北边一片荒地走。
那里长着大片枯黄的火藤,茎秆粗壮,表皮泛着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