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这天天提心吊胆的,啥时候是个头啊!”
“我家就剩最后一把棒子面了,这日子可咋过啊!”
一个消息稍微灵通点的压低声音说:“我听说啊,城外头的解放军,跟咱们想的不一样……”
这话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连赵大姐也下意识地凑近了些。
“咋不一样?”
“听说他们不抢东西,买卖公平,还帮着老百姓挑水扫地呢!”
“真的假的?当兵的还有这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唉,谁知道呢?也许是骗人的?不过,要是真的……能和平了就好啊!早点和平了,这日子就能过下去了!”一个老太太双手合十,喃喃念叨着,她对谁坐天下并不关心,只求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是啊,早点和平了就好……”众人纷纷附和,这是最普遍、最底层的心声。长期的战乱和围困,早已磨尽了任何政治热情,只剩下对和平最基本、最强烈的渴望。
赵大姐听着,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她回到屋里,把听到的只言片语学给傅先生听。
傅先生听着,眉头依旧紧锁。这些传言,他也有所耳闻,甚至偷偷听过几次模糊的延安广播。但多年的阅历让他不敢轻易相信。“但愿如此吧……只是,兵者,凶器也。一旦破城,局势能否控制得住,难说啊……再者,共产党……毕竟信奉的是苏俄那套主义,于我国情是否相合?于文化是否……”他摇着头,内心的疑虑并未消除。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敲响。赵大姐警惕地问:“谁啊?”
门外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师母,是我,张文远。”
是傅先生的一个学生。赵大姐松了口气,打开门。一个穿着旧学生制服、脸色冻得发青的年轻人闪了进来,他警惕地四下看了看,迅速从怀里掏出几张折叠的、粗糙的油印传单,塞给赵大姐。
“老师,师母,你们看看这个!”学生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和紧张,“外面都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