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的起点

紧握的双手,在长江不息的水声与远方未散的欢庆余音中,缓缓松开。那短暂的、却重于千金的触碰,已将两颗心的距离拉近至无限,无需更多言语,亦无需更多外在形式的羁绊。一种崭新的、沉静而坚实的默契,在他们之间悄然建立。

夕阳终于完全沉入了地平线,天边只留下一抹绚烂的晚霞,如同为这非凡的一日画上一个辉煌的句号。江面上的金色光芒渐渐被深沉的靛蓝色所取代,但对岸武汉三镇的灯火却依次亮起,越来越密,越来越亮,最终汇成一片璀璨的灯海,倒映在漆黑的江水中,随波摇曳,仿佛整座城市都在持续着白日的狂欢,不愿让这历史性的夜晚沉入黑暗。

节日的气氛,并未随着夜幕降临而消散,反而变得更加浓郁而温暖。街上依旧有零星的游行队伍举着火把、提着灯笼在行进,歌声和口号声时而响起,更多的是家家户户窗口透出的明亮灯光和隐约传来的欢笑声。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和一种说不清的、混合着希望与喜悦的暖意。

林瀚章和周文瑾离开了依旧喧闹的江边主堤,沿着一条相对安静的沿江小路,慢慢地朝着各自单位的方向走去。经过下午到傍晚那极致的情绪爆发和刚才那郑重的誓言,两人都陷入了一种平静而充实的沉默之中,但这份沉默不再有任何尴尬或不安,而是充满了相互理解和共享的余韵。

他们的步伐不自觉地放得很慢,似乎都想将这短暂而珍贵的独处时光稍稍延长。凉爽的江风吹拂着他们发烫的脸颊,也稍稍冷却了过于激动的心情,让思绪变得更加清晰。

“真像一场梦。”周文瑾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恍惚和深深的感慨,“早上醒来时,绝想不到今天会发生这么多……这么大的事情。”

林瀚章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宣布成立的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冲到了头顶……后来游行的时候,看着身边所有人,工人、学生、老人、孩子……大家都像疯了一样高兴,那种感觉……”他寻找着合适的词语,“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都真正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不再是任人欺辱的奴隶了。”

“主人……”周文瑾重复着这个词,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是啊,主人。这意味着的不只是权利,更是责任。”她的思维总是很清晰地走向实际,“就像你说的,建设比打仗更复杂。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困难,恐怕不会少。”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未来,转向了他们自己。

“组织上……对你接下来的工作,有安排了吗?”周文瑾侧过头问道。她知道,像林瀚章这样有文化、又经历过战争考验的年轻干部,必然是建设急需的人才。

林瀚章沉吟了一下,说道:“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处里前几天开会吹风,提到党中央很可能要集中力量优先恢复和发展东北的工业基地。那里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又是苏联援助的重点方向。处里可能……会抽调一批骨干北上支援。”他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有些不确定,也带着一丝征询的意味,“我大学读的是理工科,虽然没毕业,但底子还在。如果组织需要,我……我应该会报名。”

“东北……”周文瑾轻轻吸了口气,那意味着遥远的距离和严寒的气候,但她立刻点头表示理解,“那里确实很重要。‘十四五’计划(她指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已有酝酿)听说就是要以重工业为中心。你能去那里,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她的语气里没有丝毫抱怨或不舍,只有对事业的支持。

“那你呢?”林瀚章急忙问道,关切地看着她,“医院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