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计划的脉搏

林瀚章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时,厂领导们簇拥着一位精神矍铄、穿着中山装的领导——可能是上级派来的特派员——走上了主席台。王厂长走到话筒前,他没有拿讲稿,只是用那双惯于在车间轰鸣声中发号施令的洪亮嗓子,宣布大会开始。

没有冗长的开场白,特派员直接走向话筒,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广场,清晰地送入每个人的耳中: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目的只有一个:动员全厂一切力量,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广场上鸦雀无声,只有寒风刮过旗杆的轻微呼啸。

“同志们!旧中国一穷二白,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制造!这种历史,必须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彻底结束!”特派员的声音慷慨激昂,“我们的国家,要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无数的钢铁、机床、设备!而我们厂,就是这宏大蓝图中的一颗重要螺丝钉!我们必须把它做得最结实、最可靠!”

他接着开始宣读上级下达给本厂的生产任务指标。那不仅仅是一个总的数字,而是被分解得极其精细:年度总产量、季度分解指标、各车间需要完成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质量合格率要求、成本控制目标……一连串的数字,像一颗颗沉重的砝码,接连不断地压在每个与会者的心上。

林瀚章屏息凝神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这些数字远远超出了工厂以往任何时期的最高产量,技术要求也提到了新的高度。他感到肩膀上的压力陡然剧增。作为技术科负责人,如何将这些宏大的指标转化为具体可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何解决生产中必然会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质量和产量双双达标,这千斤重担,大半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石师傅。老工匠双手抱臂,眉头紧锁,听得极其认真,嘴唇无声地翕动着,仿佛在默记那些关乎他所在车间命运的数字和要求。

王厂长接着上台,他的讲话更为具体,也更富有鼓动性。他宣布了劳动竞赛方案、奖惩措施,最后,他大手一挥,指向早已立在主席台侧方的一块巨大的、蒙着红布的宣传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志们!从今天起,这就是咱们全厂的‘脉搏’!是咱们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汇报工作的‘成绩单’!”

红布被猛地揭开!

一幅巨大的、制作精美的生产进度表呈现在所有人面前。表格纵横交错,项目繁多,但设计得清晰明了。最上方是年度总任务和月份分解,下面则是各车间、各班组的细分指标栏。目前大部分还都是空白,等待着用每日、每周的实际产量和数据去填充。

“它将是红色的!代表我们超额完成计划!”

“它将是黄色的!代表我们按计划进行!”

“它,绝对不允许是白色的!那代表落后,代表拖了国家的后腿!”王厂长的声音斩钉截铁,“我们要让这张表,从月初红到月底,从年头红到年尾!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