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屿峰顶,狂风呼啸。黑色的玄武岩石盘上,那由同心圆与指向刻线构成的古老海图,在熹微的晨光中清晰无比。女孩指尖拂过新刻下的、指向东北方海天之际那隐约岛屿轮廓的标记,深褐色的眼眸如同沉静的深海,映照着穿透低垂铅云的金色光束。
“星锚已定。”她的声音在风中被撕扯,却带着锚链沉底般的稳固力量,“归途,就在前方。”
希望如同被海风鼓起的帆,瞬间充盈了每一个疲惫的躯体。目标清晰,行动便有了雷霆万钧的力量。
岛屿背风坡的临时营地如同开动的工坊。石岩和猎手们挥舞着燧石斧,对付着那些坚韧光滑的铁油木枝干。有了之前的经验,他们不再硬劈,而是沿着纹理刮削、撬动,效率提升不少。“咔嚓!咔嚓!”坚韧的枝条被逐一放倒、修整,削去旁枝,露出淡黄色、散发着松脂清香的木质。这些笔直、轻韧的枝条,将是风帆的骨架和浮筒的关键材料。
女孩则带着陈沐阳和阿木娘,处理那些晾晒在岩石上的巨大蒲扇状叶片。叶片边缘的锯齿被燧石小刀仔细削平,然后用光滑的鹅卵石反复捶打,将厚实的叶片纤维捶打得更加柔韧、舒展。接着,女孩拿出早已搓好、浸泡过树脂增加韧性的细长藤皮纤维作为“线”,用一根磨尖的细小鱼骨作为“针”,开始将捶打好的叶片边缘仔细地缝合、拼接。她的手指异常灵巧,针脚细密而牢固,一片片巨大的叶片在她手中逐渐连接,形成一块块巨大的、深绿色的“帆布”。
在礁石平台,陈景行也没闲着。他指挥着阿木,用小石臼将收集到的黑色燧石碎块捣成更细的粉末,又刮取岩缝里沉积的粗盐粒,混合着捣碎的海藻末,熬煮成粘稠的糊状物。“填缝,防水,防蛀!”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老者的智慧。这混合了燧石粉(增加硬度)、盐粒(防腐)和海藻胶(增加粘性)的天然“腻子”,将被用来填补新造风帆骨架与船体的接缝,以及船体木板之间可能的细小缝隙。
时间在争分夺秒中流逝。当夕阳再次将海天染成一片燃烧的金红时,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
三艘骨舟被重新拖离避风的礁石凹陷,在相对平缓的海浪中排开。女孩登上了首筏的船头。她指挥着石岩和猎手,将用铁油木枝干扎成的“工”字形帆架牢牢捆绑在首筏和尾筏中央预留的、最粗壮的祖骨桅桩上。帆架轻韧异常,在风中微微颤动。
接着,是激动人心的挂帆时刻。几人合力,将那几块由巨大叶片缝合而成的深绿色“帆布”,用坚韧的藤索和浸透树脂的藤皮,仔细地捆绑、固定在帆架之上。当最后一道绳索勒紧,巨大的、深绿色的原始风帆在强劲的海风中猛地鼓胀起来,发出“呼啦啦”的烈响!
“成了!”石岩激动地大吼,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与盐渍混合的痕迹。他感受到船体在风帆的牵引下,开始产生一股向前的力量!虽然简陋,但这确确实实是风的力量!
女孩迅速检查着帆索的每一个节点,确保牢固。她又走到船舷边,用熬制好的燧石盐藻“腻子”,仔细地涂抹在风帆骨架与桅桩的接合处,以及船体木板之间所有肉眼可见的缝隙上。粘稠的黑色腻子迅速在海风中凝固,如同给巨舟披上了一层简陋却实用的防水铠甲。
最后,她指挥众人,将剩余的铁油木枝干用藤索捆扎成几个巨大的浮筒,分别固定在每艘筏子的两侧船舷外。这些轻韧的浮筒,将大大增加船体的浮力和稳定性。
一切就绪。最后的粮袋、水囊(用海豹胃囊制成,内衬涂抹树脂)、工具包被重新固定。阿木娘将烤干的苔藓睡垫分发给每个人。所有人都换上了相对干燥的兽皮衣物。
启航的时刻终于来临。
“解缆!”女孩清冷的声音穿透海风。
系在礁石上的藤索被燧石斧斩断。
“升帆!左满舵!”石岩站在首筏,感受着风帆鼓荡的力量,激动地大吼。
巨大的深绿色叶片帆被调整到最佳受风角度!强劲的海风瞬间灌满帆面!三艘相连的骨舟如同沉睡的巨兽被唤醒,船头猛地向下一沉,随即被强大的风力推动,缓缓加速,破开灰蓝色的海浪,朝着东北方向、星图海盘指引的未知海域驶去!
船队离开了孤岛的庇护,真正驶入了浩瀚无垠的大洋。海风强劲而稳定,推着巨帆,船速比单纯划桨快了数倍。海浪不再是致命的威胁,反而成了托举船身的助力。船首劈开浪花,溅起白色的飞沫。海鸟在帆顶盘旋、鸣叫,仿佛在指引方向。
陈沐阳站在尾筏船头,手持撑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海况,协助微调方向。他的目光不时掠过前方首筏船头那抹沉静的身影。海风吹拂着她的短发和衣襟,颈间的叶形胎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她的存在,本身就是穿越这片怒海的信心之源。
航程起初异常顺利。铅灰色的云层仿佛被船队坚定的意志所撼动,竟然渐渐散开,露出了大片大片澄澈的、如同蓝宝石般的天空!阳光毫无遮拦地洒落,将深绿色的巨帆映照得近乎透明,将船下的海水染成一片醉人的蔚蓝。海风也变得和煦温暖,带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咸腥气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