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太客气了!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张启明连忙表忠心,“有任何需要,您随时吩咐!”
挂了电话,张启明立刻行动起来,调动资源,亲自督办,决心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作为自己更进一步的重要“政绩”和人脉投资。
而林默,则开始着手绘制“道场”的设计图。他不需要现代建筑师,因为他要构建的,是一座契合阵法、引动地脉的修行洞府。
他以神念为笔,以灵力为墨,在虚空中勾勒。
图纸之上,亭台楼阁的布局暗合周天星斗,道路回廊的走向对应地脉灵气流转,何处设阵眼,何处建丹房,何处藏经阁,何处为弟子居所......一切皆有玄机。
这不仅仅是一张建筑图纸,更是一幅阵法的宏观蓝图。
图纸完成后,他便交给了张启明,由他去寻找信得过的施工方,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建设。
资金方面,自有他的商业帝国全力支持,加上张启明在地方上的鼎力相助,栖云山道场的建设,即将以远超常规的速度,正式拉开帷幕。
在张启明不遗余力的协调与林默庞大资金流的支持下,栖云山道场的建设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数以千计的建筑工人和工程机械,在确保不破坏核心山体结构的前提下,依照林默那玄奥莫测的设计图,日夜不停地施工。
数月之后,一座气象万千、古朴而宏大的建筑群,终于在这原本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落成。
道场依山势而建,白墙黛瓦,飞檐斗拱,与周围的苍松翠柏完美融合。
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高的主殿,名为“雷火殿”,殿前是宽阔的汉白玉广场,广场中央预留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凹槽,正是未来大阵的核心阵眼所在。
环绕主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丹房、静室、藏经阁、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弟子的居所以及观景台。
所有建筑的布局,看似随意,实则暗合某种天然的韵律,行走其间,能让人心神不由自主地宁静下来。
阳光洒落在崭新的殿宇上,镀上一层金辉,山风过处,松涛阵阵,更添几分肃穆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