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绒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街道尽头,那里矗立着一座三层高的木楼,挂着一块写着“公宿楼”三个大字的匾额,匾额在阳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显得古朴而热闹。楼里传来阵阵喧闹声,显然生意很好。
“嗯。”她点了点头,努力将心里的纠结压下去,跟着沐暃朝着迎客楼走去。
街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两旁的店铺也越发密集。有卖胭脂水粉的,柜台前站着几个打扮精致的女子,正对着铜镜挑选颜色;有卖兵器的,铺子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刀枪剑戟,老板正唾沫横飞地向一个壮汉介绍着一把长刀的好处;还有卖糖葫芦的小贩,扛着插满红亮糖葫芦的草靶,在人群中穿梭,引得几个孩童跟在后面嚷嚷。
乔羽绒的目光偶尔会被这些热闹的景象吸引,眼神里的迷茫散去些许。她看到一个母亲牵着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水洼,孩子手里拿着一串刚买的糖人,笑得眉眼弯弯;看到两个老友坐在街边的茶摊前,一边喝茶一边下棋,时不时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脸上却带着轻松的笑意。
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画面,像一股清泉,缓缓流过她的心田,让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挥剑的瞬间,或许不只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守护眼前这些触手可及的安宁——如果枯崖派的人继续追杀,不仅她和沐暃活不了,说不定还会牵连到这些无辜的人。
这样想着,心里的那块石头似乎轻了许多。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公宿楼前。
楼前的空地上停着几匹骏马,马鞍精致,显然是有些身份的人留下的。门口的店小二正忙着招呼客人,看到沐暃和乔羽绒,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两位客官里面请!要吃饭还是住店?楼上还有雅间呢!”
沐暃对着店小二拱了拱手,语气温和:“请问,店里有没有住着一位姓赵的大哥,还有一个叫赵丰慧的姑娘?他们大概五个月前就住在这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店小二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随即拍了拍手:“哦!您说的是赵壮士吧?还有一个活泼的赵姑娘?他们确实在这里住了五个月了,每天都在大堂等着人呢!这不,刚才还在这儿喝茶呢,说是去后院喂马了,估计很快就回来!”
听到这话,沐暃和乔羽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和欣喜。
“太好了,他们还在。”乔羽绒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终于可以暂时放下心里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