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江南水乡有座灵秀古镇,名为锦溪。镇子依河而建,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白墙黛瓦间点缀着几株垂柳。镇上人家多操持丝绸刺绣营生,女子个个手巧,绣品名扬江南。
却说锦溪镇东头有户杨姓人家,当家人杨世昌经营着一家绣庄,娶了镇上最美的绣娘柳氏为妻。柳氏不仅容貌秀丽,更有一手绝活,她绣的花鸟能引来蝴蝶驻足,绣的山水似有云雾缭绕。婚后第二年,柳氏诞下一女,取名忆娘。
这忆娘自小聪慧异常,三岁能描花,五岁能刺绣,到了十二三岁,手艺已超过母亲。她绣的牡丹夜里会散发淡淡香气,绣的锦鲤放入水中竟似活了一般游动。更奇的是,忆娘天生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左眼琥珀色,能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这丫头怕不是寻常人。”镇上老人私下议论,“那双眼睛,怕是通灵的。”
杨世昌生意越做越大,成了锦溪镇首富,便有些飘飘然。他嫌老宅狭小,在镇外山脚下买了块地,建起一座气派的宅院。动工那天,有风水先生路过,皱眉道:“东家,这地方背阴面水,恐有阴灵聚集,不宜居住啊。”
杨世昌不以为然:“我杨家光明正大,怕什么阴灵!”
新宅建成后,果然怪事频发。夜里常有异响,丫鬟仆役常见白影飘过。唯独忆娘不怕,反而常在夜深人静时,与看不见的“朋友”低声细语。
一日,杨家来了位不速之客,自称姓胡,名清远,是省城来的古董商。这胡清远三十上下,相貌堂堂,谈吐文雅,很快博得了杨世昌的信任。他见忆娘绣艺超群,便提议将杨家绣品销往海外,利润翻倍。
杨世昌大喜,留胡清远在家中长住,商议合作事宜。胡清远对忆娘格外关照,常带些新奇玩意儿给她,又赞她绣艺非凡。忆娘情窦初开,渐渐对这温文尔雅的胡先生生出好感。
殊不知,这胡清远并非凡人,乃是山中修炼五百年的狐仙。他接近杨家,表面是为生意,实则看中了忆娘的通灵之体,想借她精气突破修行瓶颈。
半年后,杨世昌突然染上怪病,卧床不起。胡清远引荐一位“名医”,开出的药方需用忆娘亲手绣的“百福图”做药引,且必须在宅中阴气最重的西厢房连夜赶工。
忆娘救父心切,不顾母亲劝阻,搬进西厢房日夜赶工。第七夜,当最后一针落下,忆娘累倒在地。胡清远悄然现身,取走绣品,又对忆娘施法,摄取她大半精气。
次日,杨世昌病逝,忆娘也一病不起。胡清远见事已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柳氏悲痛欲绝,三个月后也随夫而去。
杨家败落,宅院荒废,只剩病弱的忆娘和一位老仆。镇上人说忆娘被狐仙所害,克死双亲,对她避而远之。昔日门庭若市的杨家大宅,如今只剩凄凉。
却说锦溪镇新来了位年轻医生,名叫周子安,留洋归来,在镇上开了家诊所。他听闻忆娘的故事,心生怜悯,主动上门为她诊治。
初见忆娘,周子安吃了一惊。这女子面色苍白,瘦弱不堪,但那双异色眼眸却清澈有神,仿佛能看透人心。
“周医生不信那些怪力乱神之说吧?”忆娘虚弱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