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儿讲个关外老林子里的怪事儿。这事儿发生在民国初年,长白山脚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光棍汉,姓李,行三,人都叫他李老三。
这李老三是个樵夫,三十五六的年纪,父母早亡,也没讨着媳妇,就守着山脚下一间茅草屋过日子。每日天不亮就上山砍柴,晌午背到镇上换几个铜板,买些米面油盐,日子过得紧巴巴。
这年秋天,李老三照常上山。那天也不知怎么了,平日里走熟的山路,竟鬼使神差地迷了方向,转来转去,钻进了一片从没来过的老林子。
眼看日头西斜,李老三心里发急,正想找路下山,忽然看见林子里有座孤坟。那坟头不大,却修得整齐,前面还立着块青石碑。李老三凑近一看,碑上无字,不知葬的是谁。
“这荒山野岭的,怎么单有一座坟?”李老三心里嘀咕着,见天色已晚,便对那坟作了作揖,说道:“这位邻居,今日天色已晚,我在您这儿借个光,歇一晚,不打搅您清净。”
说着,他捡了些枯枝,在离坟十来步远的地方生起篝火,掏出怀里剩下的半块饼子啃着。
正吃着,忽然听见一阵细微的哭声。李老三竖起耳朵,那哭声竟是从坟里传出来的,是个女子的声音,呜呜咽咽,好不凄惨。
李老三虽是粗人,心肠却软,便对着坟头说:“这位娘子,有什么冤屈,哭得这般伤心?我李老三虽是个粗人,你若有什么未了的心事,不妨说说。”
他本是随口一说,没指望有回应。谁知话音刚落,那哭声停了,一个幽幽的女声从坟里传出:“多谢大哥关心。我在这荒山野岭孤零零待了十年,没人给我上过一炷香,烧过一张纸。”
李老三吓了一跳,汗毛都竖起来了,但听那声音温婉,不像有恶意,便壮着胆子问:“你是何人?怎么葬在这里?”
那女声便娓娓道来。她说自己名叫小翠,本是山下镇上王掌柜家的丫鬟。十年前随主家上山收山货,不幸染病身亡,主家嫌麻烦,就地埋了,连块碑都没立。后来还是一位过路的书生可怜她,给立了这块无字碑。
李老三听了,唏嘘不已,说:“可怜见的,明日我下山,一定给你烧些纸钱。”
那女声感激道:“大哥好心,小翠感激不尽。只是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明日是我十年忌日,能否请大哥带些香烛纸钱,再来祭奠一番?我必当报答。”
李老三拍胸脯答应:“这事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李老三下山后,真去镇上买了香烛纸钱,还特意买了些点心。傍晚时分,他又找到那座坟前,摆上点心,点燃香烛,一边烧纸一边念叨:“小翠姑娘,收钱了,在下面别亏待自己。”
正烧着纸,忽然一阵山风刮过,纸灰打着旋儿上升。李老三隐约看见坟头似乎坐着个穿绿衣裳的姑娘,冲他微微一笑,再定睛看时,又不见了。
李老三以为眼花,也没在意,收拾东西便要下山。刚走几步,忽然脚下被什么绊了一下,低头一看,竟是块成色不错的山参!他挖山货多年,一眼就看出这参能卖个好价钱。
“奇怪,刚才这地方我明明走过,什么都没见。”李老三心里纳闷,忽然想起小翠说的“报答”,顿时明白了,朝坟头方向拜了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