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淮镇有个叫马老四的庄稼汉,祖上三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马老四四十出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了大半辈子,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马小柱。
这马小柱打小聪明伶俐,是块读书的料。村里老教书先生见他机灵,免费收他做学生,没成想这小子十六岁就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话说这一年,马小柱要参加高考了。马老四心里着急,自己没本事,帮不上儿子什么忙,整日里长吁短叹。
这天,马老四在地里干活,隔壁村的王二麻子路过,停下脚步和他搭话。
“四哥,听说你家小柱要考大学了?”
马老四叹了口气:“是啊,这孩子争气,可我这当爹的没本事,心里着急啊。”
王二麻子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四哥,我认识个能人,或许能帮上忙。”
马老四一听来了精神:“什么能人?”
“城南有个胡三爷,家里供着关帝爷,灵验得很。”王二麻子神秘兮兮地说,“不过不是白帮忙,得这个。”他搓了搓手指,意思是需要钱。
马老四犹豫了:“这...关帝爷也收钱?”
“诶,四哥你这就不懂了。”王二麻子笑道,“现在这世道,神仙也要打点啊。我听说那胡三爷请关帝爷办事,也是要上供的。”
马老四回家和媳妇一商量,媳妇一拍大腿:“去!咱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帮儿子这一把!”
第二天,马老四拎着两只老母鸡,揣着辛苦攒下的五百块钱,跟着王二麻子去了城南胡三爷家。
胡三爷五十来岁,留着山羊胡,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家里正堂供着一尊关公像,香火缭绕。
听明来意,胡三爷捋着胡子说:“关帝爷最重义气,按理说应该帮忙。不过嘛...”他顿了顿,“如今上下打点都需要打点,关帝爷在仙界走动,也要打点各路神仙啊。”
马老四连忙掏出红包:“三爷,这点心意您收下,不够我再凑。”
胡三爷掂了掂红包,点点头:“成,我今晚就请关帝爷示下。”
当晚,马老四留在胡三爷家。半夜时分,胡三爷焚香祷告,忽然浑身一颤,声音变得洪亮威严:“马老四,你可知罪?”
马老四吓得扑通跪地:“关帝爷,小人不知何罪?”
“你儿子本是无缘大学之命,你强求此事,违背天意!”胡三爷(此刻已是关帝附体)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