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文渊按梦中指点,果然挖出十瓮白银,整整一千块大洋。他还了赵阎王的债,剩下的钱重修了宅院,又请人雕了狐仙牌位,供在禁院正堂。
当夜狐仙入梦,笑靥如花:“多谢公子。妾身得此香火,修为更进。今后周家有事,只需焚香三柱,妾必来相助。”
自此,周家果然事事顺遂。旱情持续,周家田里却总有夜雨滋润,庄稼苗壮;文渊在屯里办起新式学堂,孩子们读书琅琅;就连福伯的老寒腿也好了许多。
赵阎王心生嫉妒,请来游方道士,称周家狐仙实为妖孽。
道士设坛作法,剑指周家宅院:“妖气冲天,待我明日午时前来收妖!”
文渊忧心忡忡,焚香告急。当夜狐仙托梦:“公子勿忧,那道徒有虚名。明日他来时,您只需...”
次日午时,道士持剑闯入禁院,口中念念有词。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但见堂中仙牌金光一闪,道士手中桃木剑应声而断,道冠被无形之力打入草丛。
“真仙在上,小的有眼无珠!”道士面如土色,叩头如捣蒜,狼狈而逃。
赵阎王仍不死心,又生一计。他知省城督军酷爱古玩,便诬告周家藏有前朝禁书,意图复辟。
三日后的深夜,马蹄声碎,兵丁包围周宅。督军副官带人直扑书房,眼看就要搜出文渊收藏的新文化运动书籍——这在当时足以治罪。
突然,禁院方向传来幽幽琵琶声。副官神色恍惚,循声而去,见院门洞开,内中灯火通明。一绝色女子正在堂中抚琴,姿容绝世。
“将军请坐。”女子轻笑,“周家乃积善之家,何来禁书?倒是赵家地窖中,藏有前朝龙袍玉玺,意图不轨。”
副官痴痴呆呆地坐了半个时辰,醒来后竟带兵直扑赵家,果然搜出违禁之物——原来是狐仙幻化所藏。赵阎王银铛入狱,周家免去一场灾祸。
小主,
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文渊在院中设宴,独酌对月。忽闻环佩叮当,转身见一白衣女子翩然而至,正是画中人。
“蒙公子屡次相助,妾身特来拜谢。”女子施礼道。
文渊忙还礼:“该我谢仙姑才是。若非仙姑,周家早已败落。”
二人对坐赏月,谈诗论画。狐仙言谈高雅,见识广博,令文渊倾心不已。
自此,狐仙常现人身,与文渊夜半谈文。文渊将新思想说与她听,她亦将千年见闻娓娓道来。二人情愫日深,却发乎情止乎礼。
次年春,战火逼近清河县。溃兵过境,烧杀抢掠。屯民聚在周家宅院避难,狐仙暗施法术,使溃兵见宅院如遇迷雾,不得其门而入。
战后,屯中瘟疫又起。狐仙授文渊草药方剂,救活人命无数。周家狐仙灵验之名,传遍四乡。
七七事变后,文渊决定投笔从戎,赴前线抗日。
临行前夜,狐仙现形,泪光盈盈:“此去烽火连天,妾身虽有小术,难敌枪炮无情。盼公子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