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胡三太奶送元宝

辽东地界有座老黑山,山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个汉子名叫张老疙瘩。此人四十出头,生得膀大腰圆,一脸络腮胡子,是个杀猪的好手。虽是个粗人,心眼却实诚,平日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要杀猪,他总是随叫随到,工钱看着给,从不计较多少。

这张老疙瘩日子过得紧巴,三代同堂挤在三间破土房里。老娘年迈多病,媳妇身子骨弱,下面还有三个半大孩子张着嘴等饭吃。他常年在十里八乡奔波杀猪,挣来的钱刚够糊口,年年欠着一屁股债。

这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夜里,北风刮得正紧,鹅毛大雪下得铺天盖地。张老疙瘩刚从二十里外的王家屯杀猪回来,怀里揣着主家给的五百文钱和一副猪下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跋涉。

眼看就要到屯子口了,忽然瞧见路旁老槐树下蜷着个黑影。走近一瞧,竟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身穿单薄的黑布棉袄,冻得瑟瑟发抖,眼看就要不行了。

“老人家,这大冷天的您咋在这儿蹲着?”张老疙瘩急忙上前问道。

老太太抬起头来,面黄肌瘦,有气无力地说:“俺是逃荒过来的,找不到亲戚了,又冷又饿,实在走不动了...”

张老疙瘩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羊皮袄裹在老太太身上,又从怀里掏出还温乎的饼子递过去:“老人家,先吃点东西暖和暖和。”

老太太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饼子,精神稍好了些。张老疙瘩见状,蹲下身来说:“这冰天雪地的,您老不能在这儿过夜。要不嫌弃,先到俺家将就一宿吧。”

说罢,也不管老太太身上的泥土,背起她就往家走。

回到家,媳妇见丈夫背回个陌生老太太,先是吃了一惊,听老疙瘩说明原委后,忙帮着安顿。家里就两铺炕,张老疙瘩让老娘和媳妇孩子们睡一铺,自己则和老太太挤在另一铺炕上,又把唯一的厚被子给了老太太盖。

半夜里,老太太突然发起高烧,说明话。张老疙瘩急忙起身,用白酒给老太太擦身降温,媳妇则熬了姜汤,一勺一勺地喂下去。折腾到大半夜,老太太总算退了烧,安稳睡去。

翌日清晨,雪停了。老太太精神好些了,说要继续上路找亲戚。张老疙瘩和媳妇挽留不住,便包了几个馍馍,又塞给老太太几十文钱路上用。老太太也不推辞,收下后深深看了张老疙瘩一眼,说道:“好后生,你心善,会有好报的。”说罢便蹒跚着出了门,很快消失在雪地中。

转眼过了五六天,腊月二十八这天夜里,张老疙瘩正为年关难过往肚子里灌闷酒,忽听院门外有动静。开门一看,竟是前几天他救过的老太太站在门外,身后还跟着个十六七岁的俊俏姑娘。

“老人家,您找到亲戚了?”张老疙瘩惊喜道。

老太太笑道:“找着了找着了。这是我孙女小翠。快过年了,我们祖孙俩特地来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张老疙瘩忙将二人让进屋。老太太也不客气,上炕就坐,那小翠姑娘则低眉顺眼地站在奶奶身后,不时偷偷打量这贫寒却温暖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