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层(应急药品):浓缩母株汁液、止血蕨粉末、辐射解毒剂,旁边贴着红色的“优先取用”标识,方便战斗时快速拿取;
- 第二层(常规药品):稀释后的母株汁液、抗辐棉、消毒纱布,供日常换药使用;
- 第三层(草药储备):守林人提供的“消炎草”“止痛花”,以及阿木培育的“应急解辐藤种子”,用透气的竹编篮装着,避免受潮。
“星核泉泉水的温度很稳定,能让母株汁液的活性保持72小时以上。”周阳用温度计测量着储存架的温度,在日志上记录下“15.2℃,湿度60%”,“我还在架子周围种了‘吸湿藤’,它的叶片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防止药品受潮。另外,我把旧文明的‘能量灯’改成了‘恒温灯’,晚上温度低的时候,可以开启低功率模式,保持储存区的温度稳定。”
阿木推着轮椅来到储存区,将刚培育好的“预警藤幼苗”放在架子旁——幼苗的叶片呈淡绿色,若药品出现变质或辐射泄漏,叶片会立刻变为红色。他用手语比划,绿色纹路泛着“细致”的柔和:预警藤与储存区的监测仪连接,一旦叶片变色,监测仪会同时发出警报;另外,他在陶瓮外缠绕了“标记藤”,藤须的长度会随药品保质期缩短而变短,方便直观判断药品是否可用——苏晴在一旁翻译,还补充道:“阿木还在储存区门口种了‘防误触藤’,非医护人员靠近时,藤须会轻轻缠绕脚踝,避免误拿药品。”
三、伤员休息区:舒适与安全的兼顾
石屋东侧的休息区铺着厚厚的“苔藓毯”(用三层苔藓压制而成,柔软且保温),上面摆放着四铺临时床位,每铺床位都配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抗辐枕:用抗辐藤编织而成,内部填充晒干的“安神草”,能帮助伤员放松入睡;
- 保暖毯:用守林人手工编织的藤布制成,表面涂抹了一层薄的母株汁液稀释液,既能保暖,又能防止外部辐射侵入;
- 应急呼叫藤:一根细长的藤蔓从床位延伸到诊疗区,伤员只需轻轻拉动,藤蔓末端的铃铛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方便呼叫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