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老兵的锦旗

半个月后,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深秋的寒意中。渭水岸边的三座工坊依旧忙碌,蒸汽锅的轰鸣声和搅拌器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仓库里,又一批打包好的药皂即将被运往边关,箱子上的 “边关急件” 标签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这天上午,司农寺门口突然来了几个穿着军装的士兵。他们风尘仆仆,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身上的铠甲沾满了尘土,有的地方还带着暗红色的血渍,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为首的是一个断臂的老兵,他身材高大,虽然少了一条胳膊,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眼神中透着坚毅和沧桑。他的左袖管空荡荡的,用麻绳系在腰间,露出的右臂肌肉结实,手上布满了老茧和伤疤。

老兵的身后跟着四个年轻的士兵,他们抬着一面锦旗,锦旗用上等的红色绸缎制成,边缘镶着金色的流苏,上面绣着八个大字:“药皂暖军心,精工固边防”。字体是用黄色的丝线绣成的,虽然针脚有些歪歪扭扭,不如宫廷绣品那般精致圆润,但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真诚和质朴,尤其是 “暖” 字和 “固” 字,绣得格外用力,丝线都有些起毛了,显然是士兵们一针一线,花费了不少功夫绣成的。

门口的守卫见他们气度不凡,虽然衣衫破旧,但眼神中的军人气质却难以掩饰,不敢怠慢,连忙上前问道:“几位军爷,请问有什么事吗?”

老兵往前一步,声音洪亮如钟,带着长期在边关生活的沙哑:“我们是从边关尉迟将军麾下而来,找司农寺卿李杰李大人,有重要的东西要给他。”

守卫不敢耽搁,连忙跑进司农寺通报。

此时,李杰正在工坊里检查新一批药皂的质量。他拿起一块药皂,放在鼻子前闻了闻,那股熟悉的黄连和艾草的混合香气让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用手指轻轻刮了一下皂体,感受着它的细腻程度,然后将药皂放在天平上称重,确保每一块药皂的重量都符合标准。这药皂的质地比之前更加细腻,药香也更加浓郁,看来工匠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了。

听到守卫的通报,李杰有些疑惑,不知道边关的士兵为什么会突然来找他。他放下手中的药皂,用布擦了擦手,快步向门口走去。

刚走到门口,李杰就看到了那个断臂的老兵和他身后的士兵们,以及那面在寒风中微微飘动的鲜红锦旗。他心中一动,连忙上前说道:“几位军爷一路辛苦,风霜雨雪的,快进里面暖和暖和,不知找李某有何吩咐?”

老兵看到李杰,激动得嘴唇都有些颤抖,眼眶瞬间红了。他快步上前,对着李杰深深鞠了一躬,那只独臂弯曲的弧度很大,几乎要弯到地面:“李大人,您不认识俺了?俺是尉迟将军麾下的老兵王大牛啊!去年冬天您去边关送第一批药皂,俺还跟您说过话呢,俺当时就站在尉迟将军旁边,穿着那件打了三个补丁的铠甲。”

李杰仔细一看,果然觉得有些眼熟。他记得当时王大牛还向他请教过药皂的使用方法,问能不能给家里的老娘也带几块。他连忙扶起老兵,说道:“原来是王大哥,快请进,有话咱们里面说,外面风大。”

“不了,李大人,” 王大牛摇了摇头,用独臂指着身后的锦旗,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俺们这次来,是特地给您送这个的。这是俺们连里的弟兄们一起绣的,俺们没啥文化,就想通过这面旗子,表达俺们对您的感激之情。”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士兵将锦旗展开。两个年轻的士兵小心翼翼地将锦旗打开,鲜红的绸缎在深秋的阳光下格外耀眼,上面的八个黄字像有了生命一般,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