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收?” 司农寺卿突然惊呼,他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深知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寻常作物一年一收已是天恩,这胡椒竟能一年三收?还反季节?”
“正是。” 李杰转向他,语速平稳却字字清晰,“臣的水培之法,不需土壤,只需调配特制的营养液,在恒温的温室中培育。无论寒冬酷暑,皆可让胡椒开花结果。一株幼苗,半年即可收获,一年下来,产量堪比西域三年的进贡总和。”
他走到殿中,目光扫过满朝文武:“若在关中推广此法,建百座温室,不出三年,我大唐的胡椒产量可抵西域诸国十年进贡!届时国库的绢帛能多积三成,粟米能堆满太仓,再也不必看西域诸国的脸色!”
“不止如此。” 李杰的目光落在兵部尚书身上,语气带着刻意的强调,“若用胡椒与西域诸国交易,一匹绢帛能换的胡椒,转手就能从突厥换回一匹战马。百座温室的年产量,足以换回千匹战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马!”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炸得武将们瞬间沸腾。
突厥的骑兵之所以纵横草原,靠的就是日行千里的良马。大唐虽然也有马场,但每年产出的战马不足突厥的十分之一,去年北击突厥时,光是为了凑齐三万匹战马,就几乎掏空了关中的马场。若真能换回千匹战马…… 尉迟恭的手无意识地按在马槊上,指节因激动而泛白。
李世民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战马的重要性 —— 预言中突厥半年后南下,十万骑兵压境,大唐最缺的就是能与之抗衡的战马。若李杰的话属实,这胡椒简直是上天赐下的神兵!
“你说的水培之法,当真可行?” 房玄龄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审慎,“温室恒温,特制营养液…… 这些闻所未闻的法子,如何保证能成功?”
“臣愿立军令状。” 李杰毫不犹豫地接口,“若三个月内不能在司农寺的田地里种出胡椒幼苗,臣甘受腰斩之刑!”
“不可!” 长孙无忌突然开口,白须在胸前剧烈晃动,“此法若真能成,是国之幸事,怎能因一时成败就折损人才?” 他转向李世民,躬身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可拨给李杰一块土地,再派几名司农寺的老农协助,让他放手去试。成,则举国欢庆;不成,再治罪不迟。”
李世民沉吟片刻,指尖在玉扳指上轻轻敲击。殿内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身上,连殿外的风似乎都停了,等待着他的决断。
“准奏。”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房玄龄,你即刻从司农寺划拨十亩良田,就在长安城外的皇家苗圃旁,建三座温室。所需的工匠、材料,一概从优调配。”
“臣遵令!” 房玄龄躬身领命。
“长孙无忌,” 李世民继续说道,“你派专人看管此事,不得让闲杂人等靠近。若有人敢破坏温室,以通敌论处!”
“老臣遵令!”
“李杰,”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期待,“朕给你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朕要在太极殿上看到你种出的胡椒。若成,你要什么赏赐,朕都答应你;若不成……” 他没有说下去,但殿内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