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双倍草木灰的玄机

老张叼着烟杆挥耙子,铁齿插进土里的 “咯吱” 声混着烟袋锅的 “噼啪” 响。他翻土的动作带着老把式的讲究,耙齿总贴着地面走,确保每寸土都能沾着灰:“大人您瞧这灰,混了土倒显出黑来,比单看顺眼多了。”

李杰正用木耙子拍碎土块,掌心被耙柄磨得发红。他特意把灰撒得比别处厚些 —— 这片地的白霜最重,pH 值高达 9.7,双倍灰量都未必镇得住。“张大哥翻到东边那片时多留点心,” 他头也不抬地说,“那里的石灰结晶多,灰量再多加一成,就当是给土地喝猛药。”

日头爬到头顶时,试验田像被撒了层青灰色的粉。李杰直起身擦汗,粗布褂子已能拧出水,汗珠砸在土里,洇出的深色印记很快被蒸发,只留下淡淡的盐痕。他摸出 “验土帛” 往土里一插,原本深靛色的帛片竟浅了些,边缘泛出淡紫 —— 双倍草木灰果然起了作用,pH 值降到了 8.8。

“歇会儿吧,” 老李递过来一竹筒凉茶,粗瓷碗沿豁了个小口,“日头太毒,再晒下去灰都要结块了。” 他指着田埂上的阴影,“那边凉快,我带了早上蒸的麦饼,就着咸菜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杰没动,只是盯着刚翻过的土地。灰末与土块、豆饼末缠在一起,形成青黑相间的颗粒,像揉匀了的面团。他抓起一把凑到鼻尖闻,草木灰的涩味里混着淡淡的酸气 —— 这是碱与酸开始角力的征兆,正是他要的效果。

“你们歇,我再翻一遍。” 他把木耙子往肩上一扛,背影在烈日下拉得很长,“这土得翻透,不然灰和豆饼各顾各的,等于白费劲。” 农科院的土壤学教材在脑海里翻页:“碱性土壤改良需分步进行,先以草木灰稳定 pH 值,再通过有机酸缓慢调节,确保根系环境平稳过渡。”

小王啃着麦饼凑过来帮忙,麦饼渣掉在灰堆上,引来几只麻雀。他挥着耙子赶鸟,动作却不敢太重,怕惊了刚拌匀的土:“大人,您说这双倍灰真没事? 我总觉得心里发慌,像揣了只兔子。”

“慌啥?” 李杰笑着用耙子划出浅沟,“你看这土,翻完松得能插进手指,比板结时强多了。等豆饼发酵起来,酸气一冲,灰气就柔了,到时候保准不烧苗。” 他往林地边缘瞟了眼,那几道影子正蹲在树下啃干粮,其中一人手里的小本子又在写写画画 —— 看来李承乾的眼线把双倍草木灰当成了他慌不择路的证据。

午后的热风卷起地上的灰末,迷得人睁不开眼。李杰让小王往地里撒了些清水,水渗进土里的 “滋滋” 声像春蚕在啃叶 —— 这是为了让草木灰充分溶解,加快与石灰的反应。他踩着湿漉漉的土地来回走,脚印里很快积起浅浅的水洼,倒映着头顶的烈日。

“大人您看!” 老张突然指着水洼,声音里带着惊喜,“这水不泛白了! 昨儿个浇水还像漂了层油,今儿个清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