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寻常的请求

“好! 好一个李杰!” 李世民猛地一拍御案,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震得案上的青铜镇纸都跳了一下,“你的这三个请求,朕都准了!”

他站起身,龙袍在晨光里舒展,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充满了帝王的威仪:“你要推广胡椒种植,朕就下旨给关中各州,让他们划拨最好的土地,组织百姓学习种植技术,谁敢懈怠,以抗旨论处!你要建胡椒工坊,朕就让工部牵头,户部拨款,三个月内务必开工,所需工匠、物料,优先调配!你要组建农技队,朕就从国子监和各地学堂挑选最优秀的学子,再从军中抽调有经验、能吃苦的老兵,归你调遣,任何人不得阻拦!”

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声音响彻整个太极殿,震得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李杰身上,语气郑重而严肃,带着一种托付重任的意味:“李杰,你心怀天下,不计个人得失,实乃我大唐之幸。从今日起,你升任司农寺少卿,正四品上,专管农技推广和胡椒产业!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可直接向朕奏请,不必经过繁琐程序,任何人不得推诿阻挠!”

“臣,谢陛下隆恩!” 李杰深深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连续磕了三个响头,每一个都充满了感激和坚定。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不是因为升官,而是因为他的想法得到了认可,他终于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用到这片土地上,为这个时代带来改变。

起身时,他的膝盖在金砖上留下淡淡的印记,那是他对这片土地的承诺。阳光透过窗棂,在他崭新的绯色官服上跳跃,衣料上的暗纹仿佛活了过来,勾勒出未来的轮廓。

殿内的百官看着李杰,眼神里的复杂情绪渐渐沉淀为敬佩。那些原本嫉妒他的官员,此刻也收起了小心思,他们明白,这个年轻人心里装着的是比个人荣辱更重要的东西。户部侍郎上前一步,拱手道:“李少卿,往后推广胡椒种植,若需户部拨款,尽管开口,下官定当全力配合。” 他的语气真诚,再无昨日的轻视。

“多谢侍郎大人。” 李杰拱手回礼,目光温和却坚定,“推广之事,还需各位大人同心协力,方能成事。”

尉迟恭更是大步走到李杰面前,蒲扇般的大手拍在他的肩膀上,力道之大让李杰踉跄了一下,却带着满满的善意:“好小子!有魄力!往后谁敢给你使绊子,尽管跟我说,尉迟恭这把刀,还没生锈!” 他的声音洪亮,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却让殿内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多谢尉迟将军。” 李杰忍着肩膀的酸麻,真诚道谢。他知道,有这些朝廷重臣的支持,推广之路会顺畅许多。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朝堂氛围 —— 君臣同心,共襄盛举。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杰升任司农寺少卿之事,着吏部即刻拟旨,昭告天下。司农寺原少卿调任别处,其职由李杰接任,不得有误。”

“臣遵旨!” 吏部尚书连忙出列领旨,躬身退下时,看李杰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赏。他为官多年,见过无数官员升迁,却从未见过像李杰这样,仅凭一项功绩就从无名小卒一跃成为四品少卿的,更难得的是,他配得上这份荣耀。

李世民又看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玄龄,你牵头制定胡椒工坊的修建计划,三个月后,朕要看到第一批工坊破土动工。”

“臣遵旨。” 房玄龄躬身领命,花白的胡须在胸前轻轻晃动,“臣定会与工部、户部商议,拿出最优方案。”

“无忌,你负责协调关中各州,划拨种植胡椒的土地,组织百姓学习种植技术,务必让百姓明白,种植胡椒是为了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长孙无忌,语气郑重。

“臣遵旨。” 长孙无忌领旨,“臣会亲自前往各州督查,确保此事落实到位,绝不让宵小之辈从中作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承乾站在太子位上,看着这一切,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父皇的信任,百官的支持,李杰的风光,都像针一样刺在他心上。他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指甲在掌心留下深深的痕迹,却也明白,此刻任何小动作都只会引火烧身。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躬身道:“父皇,儿臣愿协助李少卿推广胡椒种植,抄写《农桑辑要》之余,也能多学些农桑知识,不负父皇教诲。”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眼神里没有波澜,却也没有拒绝:“也好,你便跟着李杰学学,看看百姓的日子是如何过的,看看一株胡椒苗,如何能改变一方民生。”

“儿臣遵旨。” 李承乾的声音有些干涩,却不敢有丝毫不满。他知道,这是父皇对他的考验,也是对他的敲打。

李杰看着李承乾,平静地说道:“太子殿下若有兴趣,臣定当倾囊相授。农桑之事,关乎国本,多了解些,总是好的。” 他的语气坦荡,没有丝毫敌意,却也没有刻意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