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贞观犁的曙光

“长孙公放心。” 李杰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普通贞观犁可用生铁打造,只需在犁铧边缘镶嵌三寸镔铁,既能保证锋利,又能节省材料。臣已让工匠试过,这样的犁耐用度是纯生铁犁的两倍,完全能满足农耕需求。” 他早料到会有此质疑,连替代方案都准备好了,胸有成竹。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就按你说的办!所需铁料,让工部优先供应,不得延误!” 他转头看向李杰,眼神里带着期许,“你想要的赏赐,朕都记着,等推广成功,一并给你,绝不会亏待于你。”

李杰躬身行礼,官袍的下摆扫过田埂上的草叶,动作恭敬而虔诚:“臣不求赏赐,只求陛下允臣继续研究,改进农具,提高粮食产量,让大唐的百姓都能丰衣足食,让我大唐的民生越来越好。”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那里的麦田在秋风中翻起金色的波浪,仿佛能看到来年丰收的景象 —— 仓廪实,百姓安,四海平,那才是他心中的贞观之治,是他穿越而来,想要实现的目标。

小主,

李承乾站在人群后,看着父皇对李杰赞不绝口,看着百官围着那把新犁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推崇和赞赏,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渗出血丝也浑然不觉。他想起自己送玉镇纸被拒的耻辱,想起长孙无忌那句 “大唐的天下要靠粮食和铁器撑着”,一股寒意顺着脊梁骨爬上来,让他浑身发冷。这个李杰,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不知不觉间已长成参天大树,而他这棵曾经的栋梁,却在慢慢枯萎,与大唐的未来渐行渐远。

试犁仪式结束后,夕阳将天空染成了金红色,像一幅绚丽的油画。李杰站在渭水岸边,看着远处的胡椒工坊和田间的贞观犁,它们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重叠,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晚风吹起他的官袍,猎猎作响,像一面即将远航的船帆,预示着新的征程。

他知道,与李承乾的暗战只是开始,前路还充满了挑战。长孙无忌的制衡不会停止,这个老狐狸看似支持,实则在暗中掌控着地方势力,处处提防;武媚娘的野心也初露端倪,那封 “胡椒香飘长安日” 的贺信,既是示好,也是试探,她的目光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后宫;而系统面板上新出现的 “远洋舰图纸碎片”,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 下一段征程,或许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展开,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也有更多的未知和危险。

远处传来工坊收工的钟声,浑厚的声响在河谷间回荡,悠远而绵长。李杰转身往回走,脚步坚定,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从胡椒到贞观犁,从香料到农具,他埋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这片古老的土地,终将在这些种子的滋养下,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夜色渐浓,长安城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在黑色的天幕上。司农寺的灯也亮着,李杰铺开一张新的图纸,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器物 —— 方形的皂模,下面连接着一个带齿轮的木架,结构精巧。月光透过窗纸照在图纸上,照亮了旁边的小字:香皂压制机,效率:每日百块。墨迹未干,带着淡淡的松烟香,仿佛能闻到未来香皂的清芳。

这图纸是他根据系统奖励的香皂制作工艺升级内容连夜绘制的。皂模的大小刚好能容纳一斤皂基,齿轮的咬合比例经过精确计算,只需一人摇动把手,就能带动模具上下压制,省去了人工捶打的繁琐步骤。他甚至在图纸角落标注了不同精油的配比 —— 胡椒精油能提神醒脑,玫瑰精油可香体润肤,薄荷精油则适合夏日使用,每种配方都经过反复推敲,确保既实用又符合大唐贵族的喜好。

“少卿,夜深了,要不要给您端点宵夜?” 门外传来老王头的声音,带着几分关切。工坊的夜格外安静,只有远处渭水的涛声和偶尔的犬吠,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不必了,王伯。” 李杰放下毛笔,指尖在图纸上轻轻敲击,“您让大家早些休息,明日还要赶制送往长安的胡椒。” 他知道,第一批胡椒粉明日入长安,定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