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看着那些纸券,脸上的神色从最初的震惊慢慢变成了凝重。他们终于明白,这位新大人不是来走形式、混资历的 —— 他是真的要把农桑之事当成一场硬仗来打,要在司农寺掀起一场风暴。
散会后,王主事却主动留下来,手里捧着一本新抄的账册,账页边缘还沾着未干的墨迹,显然是刚抄写完的。“大人,这是属下按您的吩咐重新抄录的库房账目,每一笔进出都核对了三遍,绝无差错。” 他将账册递上前,双手依旧有些发颤,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恳切,“属下知道以前犯了糊涂,往后定当痛改前非,好好为大人效力。”
李杰接过账册,随手翻开几页。上面的字迹工整娟秀,比之前那本潦草的账册强了太多,每一笔种子的入库、出库、损耗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还特意用红笔标出了之前的错误之处和更正说明。他微微点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库房的事你暂时还接着管,但记住,若是再出任何纰漏,可就不是罚俸那么简单了。”
王主事连忙磕头谢恩,额头在青砖上磕出沉闷的响声:“属下谨记大人教诲,绝不敢再犯!” 他站起身时,腰杆比来时挺直了不少,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看着王主事离去的背影,李杰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夕阳的余晖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他知道,王主事的转变只是个开始,要彻底改变司农寺的风气,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这时,老张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走进来,粥里还卧着两个荷包蛋,香气扑鼻。“大人,忙了一天,快趁热吃点东西吧。” 他把碗放在案上,看着李杰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这些日子您没日没夜地忙,可要保重身子啊。”
李杰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粥,温热的粥滑入喉咙,暖意瞬间传遍全身。“张叔,辛苦你了。” 他笑了笑,“等忙过这阵子,咱们就轻松些了。”
“不辛苦,不辛苦。” 老张憨厚地笑着,“能跟着大人做事,是老奴的福气。以前在禁苑,哪想过能有今天啊。” 他顿了顿,又道,“刚才我去工坊看了看,小马和小周已经带着贞观犁和种子出发了,老李还在核对其他地方的账目,说今晚要通宵赶出来。”
李杰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曾经的狱卒,如今在新的岗位上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夜幕降临,司农寺的各个房舍里都亮起了灯火,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掌管水利的官员们围着地图,争论着如何改进灌溉系统;负责种子的小吏们则在清点各地的需求,不时拿出算盘噼里啪啦地计算着;连最懒散的孙吏目,也在灯下擦拭着马车,准备随时待命。
李杰回到自己的住处,案上的系统面板突然闪烁起来:
【新团队运作良好,司农寺风气初步改善】
【解锁功能:农田监测点(可实时查看各地农田状况)】
【当前任务进度:贞观犁推广(15%)】
他伸手触碰光幕,农田监测点的页面缓缓展开,上面标注着关中、江南、陇右等地的农田位置,每个监测点旁都有简单的备注:“三原县,麦田墒情良好”“甘州,待补种青稞”…… 看着这些信息,李杰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小主,
窗外的月光皎洁如水,洒在案上的贞观犁图纸上。李杰拿起笔,在图纸的空白处写下:“明日前往三原县,实地考察垄作冬麦的种植情况。” 写完,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疲惫却满足。
他知道,改变司农寺的积弊并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有这些肯干实事的人在,有朝廷的支持,有自己带来的先进技术,就一定能让大唐的农桑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