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将样本扔在案上,青瓷笔洗被震得嗡嗡作响:“蠢货!李杰此人精于算计,既然敢推出这引票,必有万全的防伪手段。贸然仿造,只会引火烧身。”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翳,“但我们可以另想办法,让这胡椒专卖制,为我所用。”
王德仁眼中一亮:“殿下的意思是……”
“去查那些持有大量销售引的商户,尤其是与西域有往来的。” 李承乾的声音低沉如夜枭,“他们做香料生意,哪有干净的?找到他们走私、偷税的把柄,让他们乖乖听话,将赚来的钱分我们三成。”
王德仁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李承乾走到窗边,望着司农寺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不信李杰能一手遮天,这胡椒专卖制背后定然有可乘之机,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将这笔财富纳入自己囊中,为日后积蓄力量。
此时的司农寺,李杰正在灯下核对新一批 “胡椒引” 的编号。老李端着一碗热茶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案上:“大人,夜深了,歇会儿吧。这几天您都没睡好,眼窝都陷下去了。”
李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拿起一张引票对着灯光细看:“没事,这些引票明天就要发往河东,得仔细核对清楚,不能出任何差错。” 他放下引票,端起热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对了,老张那边有消息了吗?”
“刚派人来报,说那瘸腿汉子已经抓到了,正在审问。” 老李答道,“听说是个赌徒,欠了一屁股债,被人指使着卖假引,具体是谁还没问出来。”
李杰点点头:“让老张加紧审问,务必查出幕后主使。这假引之事绝不能姑息,否则后患无穷。”
小主,
“是,大人。” 老李应道,又道,“大人,您说这幕后之人会是谁?会不会是那些香料商户?”
李杰沉思片刻:“不好说。香料商户虽有可能,但他们更看重长远利益,未必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倒是有些人,见不得朝廷获利,总想从中作梗。” 他话里有所指,却没明说。
老李也明白他的意思,不再多问,只是道:“大人放心,老张办事靠谱,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一早,老张就急匆匆地来汇报:“大人,审出来了!那瘸腿汉子招了,是东宫的人指使他干的!”
李杰并不意外,只是眉头皱得更紧了:“东宫?具体是谁?”
“他也不清楚,只说是一个穿着锦袍的人找的他,给了他十贯钱,让他在西市叫卖假引,还说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老张道,“我们顺着线索查下去,发现那个锦袍人经常出入东宫,应该是东宫的谋士王德仁。”
“王德仁……” 李杰默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果然是他们。”
老李在一旁急道:“大人,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禀报陛下?”
李杰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禀报陛下,只会打草惊蛇。李承乾是太子,陛下对他还是有所偏袒的。” 他顿了顿,道,“我们先不动声色,继续盯着他们。只要他们敢再动手脚,我们就一定能抓住他们的把柄。”
“那假引的事……” 老张问道。
“加大查处力度。” 李杰道,“在各个市集张贴告示,告知百姓如何辨别真假引票,发现假引立刻上报,有重赏。同时,让护卫加强对印引房和库房的看守,绝不能再让假引流入市场。”
“是,大人。” 老张和老李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日子,司农寺加强了对 “胡椒引” 的管理,查处假引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百姓们都知道了如何辨别真假引票,假引几乎没有了市场。东宫的人见无机可乘,也暂时收敛了手脚。
而 “胡椒引” 的价值却丝毫未减,反而随着胡椒的丰收而越来越高。河东、河南等地的农户们拿到种植引后,在农技队的指导下种起了胡椒,长势喜人。商户们也凭着销售引,将胡椒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赚得盆满钵满。
司农寺的库房里,胡椒堆积得越来越多,老李每天清点入库数量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大人,照这样下去,年底给国库上交三十万贯都不成问题!” 他兴奋地说道。
李杰看着账本上不断攀升的数字,心中也颇为欣慰。这胡椒专卖制不仅为大唐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它让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大唐的经济越来越繁荣。
这天,李世民在早朝时听闻了胡椒专卖制的成效,龙颜大悦,对李杰赞不绝口:“李寺丞推行的胡椒专卖制,实乃利国利民之举!朕要重重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