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匠脸上立刻换上热络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李掌柜来啦?您订的那十把镰刀,磨得锃亮,保证割麦不费劲儿!我让徒弟特意多开了半寸刃,割起来跟切豆腐似的!”
李掌柜转过身,手里把玩着个玉佩,笑着点头:“老王的手艺,我自然信得过。对了,再给我来一具犁,家里那具用了三年,犁尖都磨平了,该换了。”
“得嘞!” 王铁匠应着,特意瞥了李杰一眼,嗓门更大了,“咱这犁用的是祖传的铁范,铸出来的犁尖能劈石头,犁辕能当扁担挑!不像某些新花样,看着精巧,中看不中用,误人子弟!”
李掌柜好奇地看向柜台的曲辕犁模型:“这是啥?新犁?看着倒挺精巧。”
“别瞧那玩意儿,” 王铁匠赶紧把他往里面拉,生怕他被李杰的模型勾了去,“不靠谱!那曲辕看着就不结实,保准用不了半年就得坏。咱还是用老犁,踏实!”
李杰站在柜台前,看着王铁匠和李掌柜热络地聊着秋收的行情,铺子里的徒弟们也时不时投来嘲讽的目光,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闷的。他拿起曲辕犁模型,手指抚过光滑的曲辕,这模型凝聚了他多少个日夜的心血 —— 光是测算曲辕的角度,他就画了几十张图纸;为了找到合适的木材,他跑遍了长安周边的木料铺;犁壁的弧度更是改了又改,直到能让土块顺畅地翻到一边。这模型里,藏着多少农户的期盼,却在这老字号铁铺里,被说得一文不值。
“王师傅,” 李杰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您说新犁不好,可您连试都没试过。不如这样,我让人送一具曲辕犁到您铺子里,您亲自去地里试试,让您的徒弟试试,让李掌柜也试试。要是真不如老犁,我二话不说,再也不提改良的事,还把司农寺的订单都给您送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铁匠正给李掌柜打包镰刀,闻言头也不回地摆摆手,语气坚决得像块铁:“不必了!我王记铁铺开了三十年,靠的就是老手艺、老规矩,从不做那些没把握的事。您还是请回吧,别耽误我做生意。”
李掌柜在一旁打圆场:“这位官爷也是一片好意,老王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