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香行的新动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思索着,老周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大人,奴才还听说,娘娘让人在坊里挖了个大池子,就在后院墙角,挖得可深了,说是要做‘冰窖’,冬天存冰,等夏天把这‘香胰子’存进去,免得天热化了,坏了品相。”

“冰窖?” 李杰眼睛一亮,心中暗赞武媚娘考虑周全。他之前就想过,香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容易融化,储存是个大问题。没想到武媚娘连这点都考虑到了,而且还想到了利用现有的资源 —— 长安的权贵夏天都爱用冰降温,香露坊本身就有储存香材的冰窖,稍作改造就能用来储存香皂,这成本可比他另起炉灶低多了,也省事多了。

“她打算什么时候推出这‘香胰子’?” 李杰问道,他想知道武媚娘的市场计划。

“听坊里的大掌柜跟伙计们闲聊时说,娘娘打算等过了年,新芝麻收上来有了充足的香油,再批量制作这‘香胰子’。现在这几块,是打算先送给宫里的娘娘们试用,要是能得她们说好,将来在长安权贵圈子里定能卖个好价钱。” 老周说着,又压低了声音,“奴才还听说,娘娘特意让人打了些银盒子,说是要给这‘香胰子’做包装,一个盒子里只放一块,瞧着就金贵得很。”

李杰拿起那半块 “香皂”,对着光线仔细看了看,只见它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油脂光泽,质地比现代香皂粗糙不少,显然是工艺还不成熟的缘故。但这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 在这个连皂角都算奢侈品的时代,武媚娘能捣鼓出固体香膏,已经是跨时代的创举。

“她用的石灰水,是怎么弄的?” 李杰忽然问道。他知道,皂化反应的关键在于碱的浓度,石灰水的氢氧化钙含量不稳定,很容易影响成品质量。

老周想了想说:“好像是让伙计用生石灰兑水,沉淀了好几天才用的,说是要取上面的清液,底下的渣子都扔了。有次因为石灰水兑得太浓,熬出来的东西又苦又涩,还烧手,娘娘把管配料的婆子骂得狗血淋头。”

李杰点点头,这正是他预料到的问题。用石灰水做碱源,最大的弊端就是浓度难以控制,想要稳定生产,必须找到更纯净的碱 —— 比如草木灰提炼的钾碱,或是天然碱矿的纯碱。看来武媚娘的 “香胰子” 想要量产,还有不少坎要过。

“你回去后,留意她们用的碱料有什么变化,尤其是有没有人去城外的盐碱地采碱土。” 李杰叮嘱道,“另外,看看她们的香料是从哪里买的,有没有用到胡椒。”

老周连忙点头:“奴才记住了。对了大人,昨天西市的波斯商人来看过香露坊的香油,说想用安息茴香换,娘娘没答应,说要留着自己用。”

“安息茴香?” 李杰眼睛一亮。那是现代的孜然,含有丰富的油脂和香料成分,用来制作香皂说不定能产生独特的香味。他忽然意识到,武媚娘的香露坊已经不仅仅是个榨油坊,正在悄然变成一个集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的产业基地,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那具看似普通的贞观犁。

送走老周后,李杰立刻让人取来芝麻香油、石灰水和各种香料,在司农寺的实验室里忙活起来。他按照现代皂化反应的精确配比,先用蒸馏法提纯石灰水,再将芝麻香油加热到适宜温度,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倒入碱液。当混合物开始变得粘稠,他又加入适量的蜂蜜和甘油 —— 蜂蜜是他之前推广胡椒种植时留下的,甘油则是从动物脂肪里提炼的,能让香皂更加滋润。

两个时辰后,第一批实验香皂终于成型。他将皂液倒入雕刻着缠枝纹的木模里,冷却后脱模,只见一块块香皂色泽乳白,散发着淡淡的玫瑰香,表面光滑细腻,比武媚娘的 “香胰子” 精致了不止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