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嫔妃拿到香皂后,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生怕它会飞走一样。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小翠连连道谢,然后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快步跑回了自己的宫殿。
后宫的追捧很快就传到了朝堂之上,像一阵风一样席卷了整个长安城。大臣们的夫人们听到消息后,也都动了心思。她们平日里也极爱干净,注重仪容仪表,参加各种宴会时更是希望自己能光彩照人。听说有这么好用的香皂,自然也想试试。
“听说了吗?宫里的娘娘们都在抢一种叫香皂的东西,据说用了能让皮肤变得特别好,又白又嫩,比用多少珍珠粉都管用。” 吏部尚书的夫人在与其他夫人们聚会时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
“何止啊,” 户部侍郎的夫人接口道,“我听我家老爷说,那香皂香气特别好闻,不是那种刺鼻的香,而是淡淡的清香,闻着让人特别舒服。而且去污能力也特别强,什么油污、墨渍都能洗掉。”
“那我们也赶紧托人去司农寺问问,看能不能买到,哪怕见不到皂,闻闻盒子里的香也行啊。” 一位夫人心急地说道,立刻就想让人去打听。
一时间,大臣们的夫人们也开始四处托关系,有的找自己的丈夫帮忙,有的通过亲戚朋友联系司农寺的官员,还有的甚至在司农寺门口徘徊,希望能碰到机会。司农寺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负责接待的小吏忙得不可开交,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李杰看着眼前这热闹的景象,心里不禁有些感慨。他站在司农寺的院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他们谈论香皂的声音,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他没想到一块小小的香皂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这既在他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清洁和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而香皂的出现,恰好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转身回到工坊,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这些工匠们大多是穷苦人家出身,能有一份稳定的活计已是不易,如今能参与到香皂的制作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神情。赵师傅正带领着几个徒弟调试香料的比例,他手里拿着一杆小秤,秤砣是用黄铜打造的,小巧玲珑,每一颗香料都要精确到分毫。“这胡椒花再多放一分就太冲了,薰衣草少了半分又显得寡淡,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 赵师傅一边称量一边叮嘱,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
角落里,几个年轻的工匠正在打磨新的模具。这些模具是用梨木雕刻而成的,上面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有鸳鸯戏水、有喜鹊登梅,还有象征着富贵的牡丹。他们手里的刻刀在木头上灵活地游走,木屑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落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味,与香皂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
李杰走到一个正在搅拌皂基的工匠身边,只见他手里的木勺不停地转动,皂基在大铁锅里泛着细腻的泡沫,像一片翻滚的云海。“李大人,您看这火候怎么样?” 工匠停下手中的活计,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李杰仔细观察了片刻,点了点头:“很好,再熬片刻就能倒模了,记住一定要匀速搅拌,不能让泡沫消散。” 工匠连忙应道:“哎,好嘞,谢谢大人指点。”
就在这时,一个小吏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帖子,气喘吁吁地说道:“大人,英国公府派人送来帖子,说是英国公夫人想请您明日过府一叙,商谈购买香皂的事宜。” 李杰接过帖子,只见上面的字迹娟秀有力,透着一股大家闺秀的风范。他笑了笑,对小吏说道:“知道了,你回复英国公府,就说我明日准时赴约。”
小吏刚走,又有一个信使赶来,说是卫国公李靖的夫人也想订购一批香皂,用于军中将士的清洁。李杰心中一动,他之前就想到过将香皂推广到军中,如今李靖的夫人主动找上门来,正是一个好机会。他连忙让人备好笔墨,写下回帖,答应会优先为军中供应香皂。
一时间,司农寺里人来人往,送帖的、求购的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李杰虽然忙碌,却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项事务,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香皂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益。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司农寺的院子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工匠们陆续收工了,他们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互相谈论着今天的成果。李杰站在院子里,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自己穿越到大唐的初衷,就是想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时代带来一些改变。如今,贞观犁已经让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香皂的出现,又将在清洁和卫生方面带来一场革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