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凑过去看,两人研究了半天,才发现那个极小的 “唐” 字。
“好个李杰!” 李世民放声大笑,将香皂递给身后的太监,“把这样品送到鸿胪寺去,让那些西域诸国的使者都开开眼!让他们看看,我大唐不仅能锻造斩马刀,还能做出这般巧夺天工的物件!”
太监捧着香皂快步离去,靴底踏过青砖地发出 “噔噔” 的声响。李世民翻身上马,青骢马扬蹄长嘶,鬃毛在风中翻飞如墨色波涛。他勒住缰绳,居高临下地望着马厩里那十匹突厥良马,马蹄上的银铃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这些马骨相不凡,正好编入羽林军。”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笑意,马鞭轻轻拍打着手心,“告诉兵部,给每匹马都配上新鞍鞯,鞍桥上要嵌上咱们的唐纹 —— 既然突厥人喜欢在香皂上留印记,咱们就在马具上把脸面挣回来。”
长孙皇后站在廊下仰头望着,阳光穿过丈夫的发丝,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忽然想起昨日收到的梅花皂,盒底那行 “司农寺监制” 的小字此刻仿佛有了温度。“陛下,李杰这孩子心思缜密,用一块香皂既换了战马,又暗显了国威,倒是比那些只会在朝堂上争论和亲的大臣们实在多了。”
“哦?皇后也觉得他不错?” 李世民调转马头,青骢马在原地转了个圈,“朕早就看出来了,这小子不是池中之物。从贞观犁到胡椒种植,再到如今的香皂,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 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东宫那边最近总派人去司农寺打探消息?”
长孙皇后的笑容淡了些:“承乾毕竟是太子,关心朝政也是应当的。只是……” 她顿了顿,指尖缠绕着绢帕的流苏,“听说他让人仿制香皂,却总也做不出那般细腻的泡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仿制?” 李世民冷笑一声,马鞭指向长安城的方向,“有些东西能仿外形,却仿不了内里的门道。李杰那皂里加的可不只是油脂香料,还有大唐工匠的心思 —— 这才是最仿不来的。”
此时的鸿胪寺内,西域诸国的使者们正围着那块狼纹皂啧啧称奇。波斯使者捧着放大镜,胡须几乎要贴到皂体上,琉璃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滚圆:“真主在上!这狼毛的纹路竟比波斯地毯的刺绣还精细!”
高昌使者抢过放大镜,手指在狼尾处摸索:“你们看这里!是不是有个字?” 众人立刻凑成一团,肩膀撞着肩膀,呼吸在皂体上凝成细小的水珠。直到发现那个极小的 “唐” 字,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大唐人好深的心思!” 焉耆使者摸着胡须感叹,“明着按突厥的样式做,暗地里却把国号藏在里面 —— 这是告诉咱们,哪怕用着西域的纹样,物件还是人家大唐的。”
吐蕃使者性子直率,当即拍着桌子:“我也要订!要比突厥可敦还多的香皂!花纹用咱们的雪山纹,还要在底下刻上‘吐蕃赞普专用’!”
旁边的于阗使者连忙拉住他:“小声些!没见突厥使者脸色都青了吗?”
果然,角落里的阿史那骨咄正死死攥着拳头,指节泛白如冰雪。他方才看到狼纹皂时还暗自得意,此刻却像被人当众扇了耳光 —— 那藏在狼尾里的 “唐” 字,分明是在说突厥再威风,终究要借着大唐的工艺才能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