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刚排到门口,就被王里正认了出来。王里正以前跟这赵老板打过交道,知道他的为人,眼睛一瞪,拦住了最前面的伙计:“你是赵记粮铺的吧?让你们来代买香皂的,是赵老板吧?”
伙计被问得一愣,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脸涨得通红。
王里正冷哼一声:“李大人说了,谁破坏规矩,就不让谁买。你们老板想囤积倒卖,坑害乡亲,门儿都没有!”
这时,赵老板从后面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貂皮袄,肥头大耳的,脸上带着不屑的笑容:“王里正,大家都是街坊,何必这么认真?我买回去也是给百姓用,不过是赚点辛苦钱,又没犯法。”
王里正板着脸,毫不退让:“李大人开这皂坊,就是为了方便百姓,让大家都能用得起、用得上。你却想囤积倒卖,抬高价格,让那些穷苦人家用不起,这不是坑害百姓是什么?这样的事,我王老头可不能不管!”
周围排队的百姓也纷纷指责赵老板:“就是,人家李大人好心给咱们便宜香皂,让咱们能用上干净东西,你还想趁机发财,太不应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老板,你粮铺的米就比别人贵,现在又想在香皂上赚黑心钱,你的心也太黑了!”
“把他们赶出去!不让他们买!”
赵老板被说得面红耳赤,像被人打了几巴掌,再也不敢嚣张,他狠狠地瞪了伙计们一眼,悻悻地带着人走了,走的时候还差点被门槛绊倒,引得百姓们一阵哄笑。
百姓们看着这一幕,心里对李杰更加佩服了。
“李大人真是好样的,处处为咱们百姓着想,不像有些人为了钱什么都干。” 一个挑着菜担的老汉说道,他早上天不亮就来排队,就为了买两块香皂给孙子洗尿布。
“这才是真心为咱办事的官,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不像有些官,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哪管咱们的死活。” 一个洗衣妇接口道,她昨天买了一块香皂,洗起衣服来省力多了,手上的裂口都好了些。
“以后咱就认准这家皂坊了,不仅东西好,人心更好!李大人说什么,咱都信!” 一个卖胡饼的小贩高声说道,引得周围的人纷纷点头附和。
限购的规矩执行后,囤积倒卖的现象果然少了很多。虽然每天排队的人还是很多,但每个人都能买到需要的香皂,没有人再因为买不到而着急上火。队伍虽然长,但秩序井然,大家聊着天,聊着谁家的姑娘用了玫瑰香皂后,被媒婆踏破了门槛;说着哪个小子用薰衣草香皂洗了衣服,在学堂里被先生夸干净;还有人讲着张寡妇用香皂洗围裙的奇事,引得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像一串银铃在寒风中荡漾。
李里正手里的梆子偶尔敲一下,不是为了训斥谁,而是提醒大家往前挪挪步子,或者给后面的人报个信:“前面还有三十位,大家伙儿别急,都能买着。” 他脸上带着笑容,看着这和睦的景象,心里也舒坦。想当初他还担心这限购的规矩会惹来麻烦,没想到百姓们都这么支持,这让他对李杰更添了几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