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的刘师傅按照工序牌上的比例,小心翼翼地称着胡椒花粉和薰衣草粉。他先将铜秤校准,然后用小铜勺舀起胡椒花粉,一点一点地放到秤盘上,眼睛紧紧盯着秤杆,直到秤杆微微抬起,刚好是七钱,他才停下。接着又称了三钱薰衣草粉,将两者倒入一个大瓷盆里,用竹棍仔细地搅拌均匀,竹棍在瓷盆里转动,发出 “沙沙” 的声响,确保每一粒粉末都充分混合。
很快,第一组的皂基熬制好了。王师傅看了看沙漏,刚好一刻,他满意地点点头,大喊一声:“好了!” 两个学徒立刻上前,他们穿着厚厚的麻布手套,小心翼翼地抬起铁锅,铁锅滚烫,边缘冒着热气,他们一步一步稳稳地将滚烫的皂基倒入一个大木桶里,木桶里事先垫了一层细布,防止皂基粘在桶上。然后由两个壮实的小伙子抬着木桶,送到第三组的区域。
第三组的小伙子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每人面前都摆着十个模具。虎子拿起长柄勺,舀起皂基,快速而均匀地倒入模具中。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手腕轻轻转动,皂基在模具里流淌得十分顺畅,刚好没过模具的花纹,没有洒出来一滴,也没有产生气泡。其他几个小伙子也不甘示弱,模具一个个被填满,排列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
小主,
不一会儿,模具里的皂基渐渐凝固,从透明的淡黄色变成了不透明的乳白色。第三组的人将模具搬到第四组的区域,第四组的妇人们立刻开始脱模。陈大嫂拿起一个模具,轻轻一掰,“啪” 的一声,香皂就从模具里滑了出来,落在铺着细布的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拿起细布,仔细地擦拭着皂体,去掉上面的毛边和灰尘,然后将香皂整齐地放入油纸中,用手指将油纸的边角折得平平整整,最后放进木盒里,盖上盖子,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各组之间配合默契,没有了之前的拥挤和混乱。工匠们专注于自己的工序,越干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王师傅熬制皂基的时间越来越精准,刘师傅调配香料的速度越来越快,虎子倒模的手法越来越娴熟,陈大嫂包装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试运营第一天结束,夕阳的余晖透过老槐树的叶子,洒在院子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李杰让人清点成品,老张带着两个学徒,一个一个地数着,数到最后,他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五…… 五百块!李大人,是五百块!”
所有人都惊呆了,之前最多一天也就一百块,现在竟然翻了五倍!老张看着堆成小山的成品,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走过去,用粗糙的手轻轻摸了摸那些整齐美观的香皂,皂体光滑细腻,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他激动得直拍大腿,脚上的布鞋都差点被拍掉:“我的乖乖!这法子太厉害了!比咱以前瞎忙活强十倍都不止!李大人,您真是太有智慧了,这脑子咋就这么灵光呢!”
工匠们也围了过来,看着眼前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还是李大人这法子好,我就管熬皂基,省心多了!” 刘师傅也点头附和:“是啊,我不用再惦记着倒模了,专心配香料,速度快多了!”
李杰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也笑了。他知道,流水线的诞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以后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只要保持这样的势头,就再也不用担心供不应求了,那些远道而来的百姓,再也不用失望而归了。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