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效率的飞跃

熬制组的工匠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时时刻刻守在灶台边,担心火势的大小了。他们只要保证底层的柴火不断,中层的水充足,就能安安稳稳地等着皂基熬好。王师傅终于可以按时吃饭、按时休息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连轴转,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不少,走起路来也比以前轻快多了,见人就乐呵呵的,像变了个人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蒸汽锅的使用,彻底打通了流水线的瓶颈,就像打通了一条堵塞的河流,让整个流水线都顺畅起来。以前因为皂基供应不稳定,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倒模组、包装组经常要停下来等皂基,工匠们要么闲着没事干,要么忙得脚不沾地,很不均衡。现在皂基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来,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溪,各个环节都能顺畅地运转起来,倒模组不停地倒模,包装组不停地包装,大家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流水线的日产香皂量稳稳地站上了千块,比以前又提高了近三成。仓库里的香皂堆得像小山一样,整整齐齐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随着产量的提高,西市皂坊前的长队渐渐变短了。以前,百姓们为了能买到香皂,天不亮就得起来排队,冬天冒着严寒,夏天顶着烈日,有时候排了半天队还买不到,只能失望而归,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怎么又没了”。现在,“啥时候来都能买到”,百姓们再也不用为买香皂而发愁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有一次,住在城南的张大妈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慢悠悠地提着菜篮子去西市买香皂,顺便买点菜。她走到皂坊前,看到排队的人只有十几个,惊讶地问旁边的人:“大妹子,今天怎么没人排队啊?是不是香皂又卖完了?”

旁边的大妹子笑着说:“张大妈,您还不知道啊?现在皂坊的香皂多了去了,用了个啥新锅,一天能做好多呢,啥时候来都能买到,不用排队啦!”

张大妈高兴得拍了拍手说:“这可太好了!以前买块香皂跟打仗似的,现在可方便多了。李大人真是为咱们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啊!”

夕阳透过工坊的窗户,照在蒸汽锅冒出的白雾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一道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工坊里。新工匠们哼着《工坊三字经》,“熬要沸,火不熄;拌要匀,手不停……” 的声音在工坊里回荡,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动作熟练而麻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统一规格的模具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流转,像一条长龙,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恰到好处,一切都像上了发条的钟表般精准。

李杰站在工坊中央,看着眼前这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像吃了蜜一样甜。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蒸汽锅的成功,不仅解决了皂基熬制的难题,更让他看到了技术革新的巨大潜力。这小小的蒸汽锅,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整个皂坊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工匠们对新技术、新方法充满了期待。

王师傅走到李杰身边,手里捧着一块刚脱模的香皂,那香皂色泽温润,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胡椒花香。他把香皂递给李杰,激动地说:“李大人,您看这香皂,用蒸汽锅熬的皂基做出来就是不一样,又光又亮,比以前的好看多了,百姓们肯定更喜欢。”

李杰接过香皂,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手感细腻光滑,确实比以前的品质好了不少。他笑着说:“王师傅,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了这蒸汽锅,咱们以后还能做出更好的香皂。”

旁边的小李也凑过来说:“是啊李大人,以前熬皂基的时候,总担心火候不对,现在好了,蒸汽锅帮咱们把火候控制得稳稳的,咱们也能腾出时间琢磨怎么改进工艺了。我昨天琢磨着,要是在皂基里加点玫瑰花瓣,会不会更好闻?”

李杰眼前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可以试试,说不定能做出新的品种。咱们的香皂不能只满足于清洁,还要做得更精致,更受百姓欢迎。”

工匠们听了,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想试试加桂花,有的说想做个带图案的,场面热闹得像个集市。以前,大家只想着怎么完成任务,现在有了稳定的生产条件,都开始琢磨着创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