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香行的新主人

还有一位夫人,是宰相的内眷,她看着那些花朵形状的香皂,眼睛都亮了:“这形状真好看,香气也这么好闻,给我包二十块,我要分给姐妹们。”

一时间,香行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收钱、打包,不亦乐乎,生意异常火爆。

武媚娘看着这一幕,对小翠笑道:“你看,一块皂能抵寻常百姓半月用度,这生意做得。”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眼神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在向她招手。

她让人将第一笔收入单独存放,那是一小箱银子,大约有五十两。武媚娘亲自用一块红色的锦布仔细包好,锦布上绣着福字图案,寓意着财源广进。这包银子,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她心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 这是她政治资本的第一块基石,是她通往权力巅峰的第一步。

“小翠,” 武媚娘说道,“你让人将这些银子送到并州老家,给我母亲改善生活,让她买些好东西,再请个好大夫调理身体。剩下的,你拿去打点宫里的关系,尤其是陛下身边的内侍和宫女,多跟他们走动走动,有什么消息也好及时告诉我。”

小翠点头应道:“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办。” 她知道,娘娘这是在为长远做打算,这些银子花得值。

武媚娘看着窗外,阳光明媚,洒在西市的街道上,也洒在 “宸妃香肆” 的牌匾上,金光闪闪。街上的行人依旧来来往往,香行里的客人也没有减少的迹象。她知道,这只是她野心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她有信心,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直到站在权力的巅峰,俯瞰整个大唐。

香行里的喧嚣还在继续,“宫廷秘香” 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飘得得很远很远,仿佛要将这奢华的气息传遍整个长安城。

武媚娘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是用清晨的露水冲泡的雨前龙井,清香醇厚,顺着喉咙滑下,带着一丝甘甜。她的目光落在窗外一个骑着毛驴的书生身上,那书生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正探头探脑地看着香行门口的景象,眼神中满是羡慕。

“娘娘,您看,连穷书生都想看看这宫廷秘香呢。” 小翠在一旁笑着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

武媚娘放下茶杯,杯盖与杯身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世间,人人都向往富贵荣华,” 她淡淡地说道,“可真正能站到高处的,终究是少数。” 她的指尖在杯沿轻轻划过,眼神深邃,仿佛能看透世间百态。

正说着,张诚掀帘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娘娘,刚才户部尚书家的夫人派人来传话,说要预定一百块宫廷秘香,说是要给京中各府的诰命夫人都送一份。”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户部尚书是朝中重臣,掌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能得到他家人的青睐,对她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知道了,” 她说道,“让工匠们加把劲,务必按时交货,而且要保证品质,不能出任何差错。”

“是,奴才明白。” 张诚躬身应道,又汇报了一些其他客人的订单,才退了出去。

武媚娘看着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阳光穿过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知道,再过一个时辰,香行就要打烊了。这一天的收入,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足以让她在宫中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小主,

她想起刚入宫时的情景,那时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娘娘,穿着最普通的宫装,住着偏僻的宫殿,连见陛下一面都难。宫里的人捧高踩低,她受过不少白眼,也尝过不少委屈。但她从未放弃过,她知道,要想在这深宫里立足,光有美貌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心机,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力量。

而现在,“宸妃香肆” 就是她力量的起点。

傍晚时分,香行的客人渐渐少了。伙计们开始收拾货架,清点货物,张诚则在柜台后仔细核对着账本,算盘打得噼啪作响。武媚娘站起身,理了理裙摆上的褶皱,对小翠说道:“我们回宫吧。”

“是,娘娘。” 小翠连忙拿起搭在椅背上的披风,为武媚娘披上。那披风是用黑色的貂皮制成的,毛茸茸的,十分保暖。

武媚娘走出内室,香行里的工匠和伙计们都停下手中的活计,躬身行礼:“恭送娘娘。”

她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这些人。这些人都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有忠心耿耿的老仆,有技艺精湛的工匠,也有能说会道的伙计。他们是香行的根基,也是她未来势力的一部分。

走出香行,外面的街道上依旧热闹,只是多了几分傍晚的慵懒。夕阳的余晖洒在 “宸妃香肆” 的牌匾上,让那四个金字更加耀眼。几个伙计正在关店门,沉重的木门发出 “吱呀” 的声响。

武媚娘坐上早已等候在门口的马车,马车是用乌木打造的,车厢外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里面铺着厚厚的锦垫。车夫甩了一鞭,马儿发出一声嘶鸣,马车缓缓驶离了西市。

车厢里很安静,只有车轮滚动的 “轱辘” 声。武媚娘闭上眼睛,靠在软垫上,脑海中却在不停地盘算着。她想到了宫中的其他嫔妃,想到了朝中的各位大臣,想到了远方的边疆战事…… 她知道,她的路还很长,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