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莫罗女士,这位优雅的艺术评论家,此刻早已泪眼婆娑。
她用丝绸手帕轻轻擦拭着眼角,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与悲悯。
“我……我无法……用任何现有的艺术理论……去框架化这部作品。”
她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异质文明的深深困惑与无力。
“它只是将一种我们所有人都刻意回避,或者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极致的‘真实’……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它拷问的不仅仅是‘守护’的意义,更是‘文明’本身存在的价值……如果所有的牺牲,都只是为了维系一个更加冰冷、更加残酷的秩序……那么……”
她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在评分器上,艰难地按下了“弃权”的按钮。
她的沉默,比任何激烈的言辞,都更具分量。
她拒绝用一个冰冷的分数,去评判一个如此滚烫的、血淋淋的灵魂。
苏菲亚·陈博士,这位年轻的技术天才,此刻的脸色也异常苍白。
“从共感体验的‘情感引导曲线’和‘认知冲击模型’来看,”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冷静地分析道,“37号选手的这部作品,其对观众情绪的调动能力,以及对现有认知体系的破坏性与重塑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幻境’引擎最初的设计上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精准地利用了英雄的登场来拉升观众的‘希望值’,然后在最高点,用一个最残酷的、逻辑上却又自洽的结局,将其瞬间击碎,从而造成了最大化的‘认知失调’与‘情感冲击’。从技术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完美的设计。”
“我个人对其技术创新性和艺术探索性,给予9.0分。但,我同样对其中所展现的那种,将个体生命视为可清除数据的冰冷逻辑……表示最严重的担忧。”
肯尼斯·奥尔德里奇,这位星尘娱乐的CEO,脸上的表情,则如同川剧变脸般,精彩纷呈。
他先是因为作品那“反人类”的结局而眉头紧锁,似乎在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巨大公关灾难。
但当他看到网络上那如同海啸般汹涌的讨论热度,以及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米勒之死”、“帝皇的凝视”、“阿斯塔特的无情”等关键词,几乎是在瞬间便冲上了全球热搜榜首时,他那双隐藏在金丝眼镜之后的精明眼眸深处,再次闪过了一丝只有最贪婪的资本家,在嗅到现象级爆款的血腥味时,才会露出的兴奋与渴望的光芒!
“一部注定要载入史册……也注定要引发全球性伦理大讨论的‘危险艺术品’……”
他用一种近乎于咏叹调的语气缓缓说道,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我非常期待,它在‘和谐’了那些过于刺激的画面之后,所能创造出的商业奇迹……我给8.8分,不能再高了,风险太大。”
最后,是维克多·雷奥导演。
他依旧是那个最沉默的人。
他缓缓地摘下了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用指尖轻轻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
然后,用一种平静到近乎于冷酷的、不带任何个人情感色彩的眼神,望向了那个依旧在角落里、对外界的一切喧嚣与赞誉都置若罔闻的37号创作间。
“米勒,死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最沉重的墓碑,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政委,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