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故障率…整改期限…”
每一个问题都带着赵小兵私下记录的佐证,每一个指向都让他无法再用“偶发故障”、“正在研究”、“稳步推进”这样的官话搪塞!王磊甚至预判了他可能的推脱,直接索要书面报告!
小主,
李卫民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他烦躁地解开领口第一颗扣子,在办公室里踱步。王磊醒了,不仅醒了,而且目光如炬!他不再用血肉之躯去硬撼讲台,而是拿起了更致命的武器——规则、程序、白纸黑字!这份书面质询,如同一份沉默的檄文,将他精心维持的“稳定”假象撕开了一道口子!
怎么办?
压下去?王磊是市里树立的典型,刚在省城立下“大功”,方同舟态度鲜明。这份质询程序完备,理由充分,一旦被王磊捅到市里甚至省安监局,他李卫民就是下一个“捂盖子”的典型!
正面回应?那就意味着要重新揭开西三的“旧伤疤”,要承认监测系统可能有问题,要承认隐患并未“清零”,要直面刘振业留下的烂摊子!这无异于在矿上本就不稳的人心上再插一刀!那些等着看笑话、甚至可能参与过掩盖的人,会如何反弹?
李卫民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而这困境,恰恰是王磊用最冷静、最符合规则的方式给他设下的。这个年轻人,在病床上淬炼出的,不仅是身体的韧性,更是洞悉规则、善用规则的官场智慧!
他颓然坐回椅子上,手指用力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是生产科孙科长。
“李书记!听说姓王的从医院递东西过来了?他想干什么?人都废了还不消停?是不是赵小兵那小子又撺掇什么了?您可不能…”
“孙大强!”李卫民猛地打断,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疲惫,“管好你的嘴!也管好你手下的人!西三回风巷的压力数据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异常峰值?为什么不上报?技术科报的‘偶发故障’,依据是什么?你马上给我一份详细的书面说明!明天一早放我桌上!少一个字,我唯你是问!”
电话那头瞬间哑火,只剩下孙大强粗重的喘息声。李卫民“啪”地一声挂断电话,胸口剧烈起伏。他知道,平静的日子结束了。王磊的纸笔,已搅动了矿上深藏的淤泥。这把淬火后锋芒内敛的刀,正以一种更致命的方式,宣告他的回归。而风暴,已在他这份无声的质询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