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创新永不止

笔尖在纸上停了很久,沈知意终于落下一横。墨迹缓缓延展,写出五个字:创新永不止。

她把纸往桌中央推了推。月光从窗缝移到纸面,照在开头那个“心”字红印上。她抬头看对面三人。

“我们听到了声音。”她说,“现在,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小林坐在长凳一头,手指无意识敲着相机外壳。陈阳靠着墙,手里捏着刚收到的竹牌样品。裴砚站在门边,布包搁在膝头。

没人说话。

沈知意起身走到青瓷瓮前,掀开盖子。她伸手进去,取出三片茶叶。一片背面纹路像耳朵,一片模糊如字稿,一片像一只手握着笔。

她把叶子放在白纸上,一字排开。

“每一片茶上的纹,都是新的开始。”她说,“我不只想做一款好喝的茶。我想让喝茶的人知道,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哪怕只有一句。”

小林停下敲击的手指。“你是说……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不是表演。”沈知意说,“是交换。安静的交换。”

陈阳皱眉。“我们现在改包装、调味道,已经够忙了。再加新东西,生产跟不上。”

“我也不想增加负担。”沈知意说,“但如果我们一直只是回应,那桂语茶就只能跟着别人走。我想往前一步。”

裴砚这时打开布包,拿出一本线装册子。封面写着《桃溪茶事录》,边角有修补痕迹。

他翻开一页,指着一行批注:“茶不独饮,亦可代语。”

“这是前人写的。”他说,“古人用茶传情,不是靠热闹,是靠静。我们现在修古籍,其实也在找这种被丢掉的对话方式。”

小林抬头。“你的意思是,把写字和喝茶连起来?”

裴砚点头。“比如每罐茶附一张空白笺纸。饮者想写什么,就写一句。不用署名,也不公开。投进茶铺门口的木箱就行。”

“然后呢?”陈阳问。

“定期烧掉。”沈知意接道,“就在桂花树下。风会带走它。不留痕迹,也不留压力。”

屋里安静了几秒。

小林突然坐直。“我可以设计笺纸。素白棉纸,角上印阿斑的剪影。中间留一行空。”

“字不能多。”沈知意说,“只准写一行。多了就成了负担。”

陈阳还是犹豫。“万一有人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呢?或者天天来投,影响生意?”

沈知意早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