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援军还来不来?”年轻的士兵问,“再这样耗下去,我宁愿回英国挖煤,也不想在这里送命。”
流言像野草般疯长。有人说华夏城有上万人的骑兵,有人说他们的将领能呼风唤雨,甚至有人说看到骑兵们的马槊上缠着殖民军的军旗——这些传言虽荒诞,却精准地击中了殖民军的软肋:对未知的恐惧,对家乡的思念,对持久战的厌倦。
巴顿试图稳定军心,却发现自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他巡视营地时,看到伙房的士兵把面包烤焦了,哨兵站着岗就打起了瞌睡,连最精锐的机枪班,都在擦拭枪管时频频出错。
“必须立刻向总督汇报!”巴顿回到指挥部,提笔写下加急报告,“华夏军战斗力远超预期,骑兵尤为精锐,驻地防御薄弱,请求增派援军,否则……恐难坚守。”
他在报告里刻意夸大了华夏骑兵的数量,却隐瞒了士兵们的恐慌——他知道,只有让悉尼的高层感受到压力,才会正视这场谈判。
小主,
三、总督动摇,妥协之议
悉尼殖民总督府内,威廉爵士看着巴顿的报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窗外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响声,像在为他此刻的心情伴奏。
“三百骑兵,就能让巴顿如此紧张?”威廉将报告推给查理,“他是不是老糊涂了?”
“不,大人,巴顿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查理拿起报告,指着其中一段,“他说华夏骑兵的战术‘灵活得不像正规军,勇猛得不像民兵’,这恰恰说明,他们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针对我们的弱点。”
亚当斯也忧心忡忡:“我们的军费已经见底,士兵们的军饷拖欠了两个月。如果驻地真的被攻破,不仅红河谷的铁矿保不住,悉尼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难道真要答应他们的条件?”霍金斯不甘心地攥紧拳头,“五百平方公里!那几乎是澳洲殖民区的十分之一!我们会成为全英国的笑柄!”
“笑柄总比送命好。”查理反驳,“伦敦的电报已经来了三次,催促我们尽快解决华夏城的问题,他们没时间也没精力管澳洲的事。如果我们坚持不妥协,最后只会被华夏军赶出红河谷,到时候损失更大。”
威廉沉默了。他想起乔治上校的惨败,想起黑石村的证据,想起巴顿报告里描述的华夏骑兵——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让他心惊的事实:华夏城已经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小部落,而是一个拥有强大战斗力、清晰战略目标的对手。
“他们的骑兵……真的那么厉害?”威廉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是的。”查理点头,“我亲眼见过他们训练,马术精湛,配合默契,而且……他们的士气异常高昂,好像每个人都愿意为华夏城战死。这种军队,是最难对付的。”
威廉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在红河谷和华夏城之间徘徊。他知道,再僵持下去,只会让殖民军的士气更加低落,让华夏军的威慑更加有效。妥协,虽然屈辱,却是目前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