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忘年之交?

洪游子名下的十位真传弟子,有六位都是外出游历时无心插柳所得。

洪游子隐退之后,其门下真传弟子也效仿其师尊,时常外出游历,传艺收徒。

想必,这陆源就是被洪游子门下某位医道宗师看上了,这才传授了他青囊术。

陆源自然不知道此刻李婉宁和章若海已经在心里脑补了各种医道圣手,偶遇天赋青年的戏码。

不过看到对方没有再追根究底,陆源也就懒得过多解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好好。”章若海一边摸着自己的白胡子,一边不住的低头。

医道,不像武道,并没有所谓的年龄的门槛。

武道一途,如果二十岁之前,没有突破武士境界,成为武师,那这辈子,基本无望先天武师。

到那时医道吃的是天赋和感悟。

“果然是天才出少年啊。小友,有机会,我们可以交流交流医术。”章若海的师门和陆源不同。

不过医道一途,殊途同归,相互交流,从不同的流派上汲取经验和感悟,也能让自己对医道的见解更进一步。

在大夏,也流传着一句话,天下医道是一家。

说的就是医道并不像武道一样,有门派之见,生怕自己那点东西被人学了去。

毕竟,医道乃是救死扶伤,武道是攻打杀伐。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旦自己的功法被对方知晓,那么在生死对决的时候,就可能被对方反制。

“来,小友,今日难得碰到同道中人,你且与我好好说说,之前是如何诊断郡主的病症,又是如何医治的? ”

章若海热情的拉住陆源的手臂,开始和他聊起病症的情况。

陆源倒是没想到对方对这医术这么着迷。

不过他也看的出来,这医师在这个世界,确实颇有地位。

于是他也没有推脱,和对方聊了起来。

毕竟,眼前这个可是医师啊,比之前吴庸那个坐馆郎中可是厉害的不止一点。

这不就妥妥的一个经验库吗?

一时间,两个人如同忘年之交,聊得十分热络。

把李婉宁给晾在了一边,在场的其他的更是面面相觑,随后都看向李婉宁。

李婉宁见到两个人相谈甚欢,倒是不以为意,随手挥了挥,对乌班图交代道:“让他们都散了吧。”

“是,郡主!”乌班图随即将一大堆人都赶出了东院,只留下原先几个跟随之人。

就在这时,乌班图听到章若海声音大了几分,疑惑道:

“原来小友居然是这样识别出郡主的病症!果然青出于蓝啊,不过......”

“小友,这过敏又是何意啊?”